“大哥!”赵祯低低地叫了一声赵承泓,却并没有说什么。
赵承泓无奈的叹道:“这样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啊!”
“这是王叔的意思吗?”赵祯又问。
“不仅仅是父王,还有朝中半数以上的大臣都在上书,请陛下回宫听政。太后开始的时候还找借口压着,但中秋节将近,她的那些借口也不好用了。父王的意思是陛下最好还是回宫去,就算再不喜欢,这团圆之节还是要跟太后一起过的。不然,面子上太难看了!”赵承泓诚恳地劝道。
“嗯,我知道了。”赵祯轻轻地点了点头。
“母妃叫我带了些东西来,已经交给忘忧姑娘了。六郎看看还缺什么,只管让人回王府去拿。放着天家富贵不享,偏偏跑到这里来过这种清苦日子何必呢。”赵承泓说着,又长叹一声。
“大哥,我在这里自由自在,每天吃得饱睡得着,挺好的。回去宫中,各处守着规矩不说,每天有那么多烦心事,想想就郁闷。”
赵承泓语重心长地劝道:“逃避不是办法,六郎应该学会面对和解决。”
赵祯被赵承泓磨的没了脾气,只好答应:“好好好,中秋节前两日便回宫,这样总可以了吧?”
“如此,愚兄这便去安排回銮事宜。”赵承泓起身朝着赵祯深深一躬,低声说:“臣告退。”
赵祯摆摆手,看着赵承泓离去之后,无奈的叹了口气。
恰好忘忧端着热腾腾的蒸包进来,见只有赵祯一人,忍不住问:“不是说世子来了吗?怎么不见人?”
“已经走了。难道你这包子是给他端来的?”赵祯淡淡的扫了忘忧一眼。
忘忧没注意到赵祯眼神中的不快,只笑道:“原本是想着世子一大早的来看望咱们,早饭一定也没用好,所以才急急地把这刚出笼的包子端了来,却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
赵祯一敲桌子,瞪着忘忧问:“啧!你记不记得你的身份?你这心里只装着旁人,有考虑过我的感受吗?”
“哟,陛下生气了?”忘忧故作惊讶地看着赵祯。
“你说呢?”赵祯绷着脸,拿了一个包子掰开,见里面是红豆沙的馅儿,又放了回去:“他是来催我们回宫的。想想就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