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页

王樱叹了口气,摇头说:“母亲怎么也糊涂了?父亲现居中书令之位,我当初连进宫为妃都饱受非议,又如何敢想中宫之位?难道母亲想要父亲和兄长都告老回乡耕田读书吗?”

中书令夫人忙自责道:“是我糊涂了,这话原不该说的。我只是替你不值罢了。”

王樱浅浅的啜了半口茶,缓缓地说:“若是父亲为陛下把此事玉成,我在陛下跟前自然也是有功的。况且我又有大公主养在身边,以后的日子定然没有什么风浪。我所求不多,不过是王家荣耀,余生安稳罢了。”

“哎,你能这样想,为娘的就放心了。”中书令夫人欣慰的叹了口气。

当日,中书令王著听了夫人从宫里出来带的话,便拍案叫好。当晚便独自在书房筹谋了一夜,第二日又借着二月二的节日约了两个同僚至别院小聚,又把这件事情拿出来商议了一番。

之后的大朝会上,便由礼部的人首先提出中宫之位空悬已久对社稷不利,请天子早日立后。随后又有枢密院的史静明上书说镇国公的女儿韩氏秋婳端庄贤淑,知书达理,有母仪天下之德。

此言一出,整个庙堂都安静极了。

赵祯也不说话,只平静的看着殿中众人。

王著看众人都不说话,便率先表态支持。之后站在王著这边的人也都纷纷支持。令人诧异的是那些一向跟王著不和的官员们也都没有异议。朝堂之上出现了罕见的和谐。

赵祯猜到是这些人都着急给自己找一个人主理后宫,这才一个个的都没有意见,于是点头说:“既然大家都没什么意见,那就这么办吧。”

朝堂之上所有人都齐呼万岁。

接下来,由王著张罗,礼部的官员跟着参议忙活。唯有一人,初闻此事,如遭雷击,继而失魂落魄,痛不欲生。此人便是刘少奢。

这日刘少奢再一次在清风楼喝得酩酊大醉,直到宵禁了依旧赖在酒楼不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