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页

这时代估计都没心里创伤什么心里阴影一说,不过好在唐宁情况不严重,杨舒觉得他往后注意些不这么跟人聊天了,应该就没事。

只是他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好像又重了些,这个时代对哥儿太不好,他想做一些改变,尽尽自己的力。

这个小插曲的杨舒没跟杨家其他人说,唐宁被杨舒哄好就直接抛之脑后了,惦记着晚上吃螺蛳粉的事。

螺蛳粉也臭,臭味主要在酸笋上,而且这味儿比臭豆腐可持久多了,杨家人全部回来的时候屋里还笼罩着一股子臭味。

杨大郎对正在跟他一起洗手的杨老汉说,“大郎就喜欢弄这些个臭味熏天的东西,闻着臭,但吃起来又香的不行,你说要是把味道做香一些不知道多好。”

杨老汉正要点头,杨二郎就走了过来,“大哥你明白,这叫新鲜,那又香又好吃的满街都是,老四要做一样的,咱们这生意还真不一定能做起来,可这臭味熏天的,人光闻着味儿的就觉得好奇了,过来瞧个热闹,见有人说好吃都会忍不住想要买一份。”

杨大郎听到这话,回头笑了下,“二郎这在县里了做了几天生意,比以前会说话多了。”

杨二郎也跟着笑,“得亏了老四,在县里摆摊这些日子真是长了不少见识,那些有钱的就跟咱们泥腿子不一样。反正我是打定注意要把家里孩子送去学堂了,别的不说,认几个字,长长见识也是好的,不能都跟我们一样只做泥腿子。”

杨大郎点头,“是这个理儿,现在家里不欠债了,又有进项,我们勒紧裤腰带攒攒,肯定能把这群娃都送去上学。”

杨老汉听着两兄弟的话,心里甚是欣慰,“你们有这想法就好,日子总会越是过越好的。”

杨老汉走后,杨二郎还找杨大郎说了一会儿悄悄话,“大哥,你想去县里摆摊吗,要不咱们兄弟两轮着换,不说活多活少,多去认认人也好。”

杨大郎摇头拒绝了,“我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一个小摊子来来回回换人不像话,我整天跟着爹在外面跑也是认了不少人。你安心做着,老四现在有主意的很,他把摊子交给你就是觉得你能成。要不然不得先紧着我这个大哥。”

杨二郎沉默片刻点了头,“也成,等家里摊子大了,我就不摆那摊子回来帮忙,今儿那县里的少爷又来了,估摸这回怕是要做个大生意。”

在一家人一人捧着一个碗吃螺蛳粉的时候,杨舒也说了楚干今日来的目的。

他道:“现在家里地方小,能做臭豆腐的地方就那么大点,想多做也不太行,爹,我想着要不要盖个棚子,专门用来做臭豆腐。楚家想把生做大,臭豆腐要的肯定会更多,我怕跟不上需求。”

杨大郎和杨二郎在猜是个大生意,没想到还要专门盖棚子来做,这可就不得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