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气质不错

与此同时,东宫书房内,朱标正与林川和几名心腹紧密商议。

“殿下,北郊的行动虽然顺利,但我们截下的这些兵器并不足以彻底证明燕王的罪行。”林川皱眉说道,“朱棣狡诈得很,他一定会有所应对。”

朱标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朱棣现在的动作,必然是想保全自己。只要我们抓住他的要害,不给他喘息的机会,他就不得不认输。”

正在这时,一名侍卫急匆匆跑进来,禀报道:“殿下,徐义突然现身大理寺,自称兵器一事全是他一人所为,与燕王无关!”

朱标猛然起身,眼中闪过一抹冷光:“徐义?他这是在替朱棣顶罪!朱棣这招弃车保帅倒是用得干脆。”

林川皱眉问道:“殿下,那我们现在该如何应对?是否立刻禀报陛下,请求彻查燕王府?”

朱标缓缓坐下,目光如刀般锐利:“禀报是一定的,但不能只凭徐义的口供。林川,调集我们所有的暗线,盯紧燕王府的每一寸土地,务必要找到朱棣的真正证据!”

林川拱手应道:“属下明白!”

御书房内,朱元璋正在听取朱标的汇报。他翻阅着东宫送来的密报,神情冷峻,但眉宇间却透出一丝深思。

“标儿,”朱元璋放下密报,目光锐利地看向朱标,“你说,朱棣真的敢在京城筹谋这些兵器?”

朱标跪下,语气坚定:“父皇,儿臣断定这绝不是徐义一人所为!燕王府的布置与这些兵器的流向完全一致,朱棣必定是幕后主使!”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眉头微微皱起:“标儿,朱棣是朕的亲儿子,他或许心有不甘,但不至于如此大逆不道。”

朱标抬起头,神色恳切:“父皇,朱棣虽未公开行动,但他的一系列举动早已昭示他的野心。若这次放过他,恐怕后患无穷!”

朱元璋目光复杂地看着朱标,缓缓说道:“你想彻底拔除他的势力,是吗?”

朱标咬牙说道:“儿臣只是希望,还京城一个安宁!”

朱元璋沉吟良久,最终长叹一声:“徐义既然已经认罪,那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

朱标闻言,顿时怔住:“父皇,这——”

朱元璋抬手制止了他,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标儿,朱棣是你的四叔,是朕的亲儿子。无论他如何不安分,朕都不会容许朝堂因此动荡。你记住,守住你自己的位置,不要再去碰燕王的事。”

朱标咬紧牙关,低头应道:“儿臣……遵旨。”

回到东宫后,朱标站在书房内,神情复杂地看着窗外的夜色。他的心腹林川站在一旁,眉头微皱:“殿下,陛下这是打算护着燕王了吗?”

朱标深吸一口气,语气中透着一抹无奈:“父皇对朱棣的感情,终究无法割舍。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输了。朱棣的野心已经暴露,这件事虽然不了了之,但他的棋局已经受到了重创。”

林川点了点头:“属下明白了。燕王这次虽然侥幸脱身,但他已然失去了许多。”

夜深人静,燕王府书房内,朱棣端着一杯酒,眼中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他对徐义说道:“这次你做得很好,替我挡下了东宫的攻势。”

徐义低头说道:“属下只是尽了微薄之力,但王爷,这次东宫的人来势汹汹,我们的局面恐怕更加艰难了。”

朱棣冷笑一声:“他们的确很聪明,但再聪明也动不了我。父皇对我仍有一丝保护,这便是我的机会。”

他抬起酒杯,一饮而尽,目光如炬:“不过,朱标的能耐,确实不容小觑。接下来,我们要更小心地布置每一步棋。否则,下一次的对抗,便再无余地可退。”

翌日清晨,金色的阳光洒满大明宫殿,御书房内却透着一丝凝重。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面前摆放着几份文书,脸上带着些许疲惫,但目光依旧凌厉。

朱瀚恭敬地站在一旁,眉目间藏着一抹从容。

“瀚弟,”朱元璋抬起头,语气缓和了些许,“标儿已经长大了,他的婚事,该是时候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