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敏打开一瞧,就笑了。把奶嬷嬷们把黛玉和诚悬送过来,让他们自己选。
“你贾姐姐送来,来看看。”贾敏道。
黛玉牵着弟弟的手就过来瞧。
“贾姐姐还会做这些?”诚悬问道。他的目光就没离开这些玩意。
贾敏把病弱的诚悬揽在怀里,“看看有没有合心意的?”
“贾姐姐心思好巧。”黛玉拿着古代版乐高拼插积木说道。
贾敏也夸青君灵慧。贾敏见他们玩的开心,便斟酌开口问道:“黛玉,诚悬,你们想去江南吗?”
“江南哪里呢?”黛玉读了许多诗词,对江南充满了向往和想象。
贾敏拢了拢黛玉额上的头发,“去扬州。”
“单我们去吗?”黛玉依偎在贾敏怀里,眨着眼睛问道。
看着可爱的女儿,贾敏心都要化了。“你贾哥哥、贾姐姐都去。”
正坐在那里摆积木的诚悬听到便抬头问:“珺姐姐也去?”
“是的。”贾敏笑着说道。
“真的吗?”诚悬追问道。
“你外祖母都答应了,我还骗你不成?”贾敏笑了。
诚悬听了这明确的答案,便笑了。
“珺姐姐和我们一起吗?”黛玉问道。
“一起去,还住在咱们家,这下你们放心了吧,天天和你们一起读书一起玩耍。”
黛玉和诚悬相视而笑,都很是开心。
“到时候咱们也不但拘在扬州,也去祖籍姑苏走走。”
“定了日子了吗?”黛玉甜甜的问道。
“还没呢,你倒是心急了。出不了这个秋天。”贾敏笑她。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也是秋天。”诚悬背完说道。
“姐姐到时候可要作一首枫桥夜泊吗?”诚悬问黛玉。
“烟花三月下扬州,那弟弟要做一首下扬州吗?”黛玉也反问弟弟。
“好了好了,可别再说诗了,来一起玩游戏吧,你们什么拼完,我就带你们会外祖母家。”贾敏打断道。
看着一对儿女玩耍,贾敏觉得十分开怀,再无比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更让她心满意足的了。
等林如海下衙之后,贾敏便笑着告诉林如海这一下午的事。“黛玉和诚悬都盼着去江南呢。”
“我只担心诚悬的身子,你最近身子也弱,我担心这一路上,病情加重可如何是好呢?”林如海虽然心里也愿意了,可还是担心妻子儿子的身体。
贾敏却道:“多请几个大夫随行。我觉得诚悬成日里待在府里头,不见风的待在屋里了,也许这样养也不好,你看青君宝玉他们身体多好啊。”
“青君陪着去呢,黛玉诚悬也爱跟着也愿意听青君的话,到时候他们一起吃住,可能诚悬的病就好了。”林如海也道。他觉得贾珠这样的心病都能好了,儿子也能活下来。
“那好,我找个时间和皇帝通气。”林如海道。
两下人闲话少许,便休息了。
林如海找了亲近的官员,让他旁敲侧击,催一催扬州盐政的事情。当那人上了奏本之后,老皇帝在下朝后明确的问林如海,你到底去不去扬州做官做巡盐御史?
林如海先表白了一番,一副为君尽忠的样子,然后又换上了笑脸,“陛下,臣还想带亲戚一起去。”
老皇帝听他愿意去,就已经很高兴了。因为他知道林如海的心病,就是他的那个三岁儿子。可他愿意去,不就说明他尽忠的心。
老皇帝正高兴呢,就随口问他,“那个亲戚?”
“五六岁的小孩。”林如海故意道。
老皇帝本已经先入为主是成年人了,听了这话,就好奇道:“是谁?”
“陛下还提过这人呢。”林如海再次卖关子。
“你个贫嘴饶舌的,快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