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便告诉贾琏:“等你婚事定了,便捐个官。”
贾琏乖乖的应下,他心里也安定了。幸好还有祖母管他。
说完老大家的事情,贾母又劝诫贾政:“别因为元春进宫里头,你便不分白天黑夜的干活,忙里容易出乱子,还是要稳着点。元春在宫里,你不要太挂念,她心里有谱。”
贾赦心里一阵腻歪,又偏心眼。贾赦撇过脸看二弟那张寡淡脸,得,老梆子菜了。
贾政一如既往的脸色凝重。只是极有孝心的答应了。
但贾母对她这个儿子也感觉一阵无能为力的疲乏,她这个二儿子的性子一如既往的腐呆,掰不过来了。
贾母的目光便转向了贾珠。
这才是贾母寄托家业兴盛的唯一希望。
读书取仕,绵延家业,都系贾珠一人。
贾母的眼神里透着都是期盼,八月初九,贾珠就要下场大比了。
贾母嘱托贾珠一定要顾念着身子骨。
贾珠都应下了。出了上房,贾琏便道,“珠大哥好好准备,但凡有什么需要的,大哥只说一声就是。”
贾珠也恭喜他,马上要成家立业了。劝他学习经济之事。
两个人互相聊了几句,都让对方稍稍开怀。而前头的贾赦撇了一眼贾政,说了两三句话,就走掉了。贾政也没停步,也走掉了。等贾珠和贾琏说完话后,前头已经没人了。
贾珠信步走到了弟弟妹妹的院子外,没进去,便住了脚。风声把贾珠的叹息吹进了院子里。
院子里的春燕正将洗脸水泼了出来,听了似有若无的声音,只停下,一只花猫从草丛里跑了出来,春燕笑着撵它,“去,去,别扰了姑娘的清净。”
春燕是何嬷嬷的大女儿,到七八岁的年龄,按照荣国府的规矩便分到府里伺候。因为何嬷嬷是青君的奶嬷嬷,便被分派过来,只要在三个月的“实习期”里完成青君的“丫鬟试题”考核,就能留在姑娘院子里了。
春燕人聪明伶俐,从来不拿大,和一众小丫环关系都很好。青君的大丫鬟檀云就很喜欢春燕的脾性。
檀云、茜雪等人伺候了青君就寝,便到了外间守着。
茜雪人老实,实诚,对小丫环们从不打骂教训,也不扣拿她们的月钱,很受小丫环们的推崇。小丫环们都忙完了,便都聚在茜雪屋里头,求着她教描绘花样子。
六月底的时候,青君就搬进了新院子,宝玉哭闹着,院子也紧挨着青君的。
新院子需要使唤的人更多,新进来了一批小丫头们。大家叽叽喳喳,好不热闹。和和睦睦,惹人眼红。这里头却也有其他“苦头”。
大家都知道三姑娘与众不同,她选丫鬟自有一套规矩。都是先前进来,等三个月一到就考核。连如今的二等丫鬟茜雪也一样,连奶嬷嬷的女儿春燕也一样,她们就不敢多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