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率

临安伯家的不足一岁的小孩,因为夜里的门窗没有关紧,过了几天,小孩就夭折了。族人家掌管家塾的贾代儒的儿子,出门访友,坐在船上掉水里了,后来也死掉了。儿媳妇也生了病,没挨过几个月,也死了。金陵那边有个刚订婚的族人姑娘,还没过门便生病死了。

除了这些数据,贾珺还额外打听出一些。她的奶嬷嬷,在她生第二女儿的时候,丈夫去金陵办事的时候,路上得了急症死了。家里头的下人们,田庄里的奴仆们,因为“工伤”而死的状况,更是多不胜数。

此外,贾珺还听过一些,有喝水呛死了,吃太撑死的,掉厕所死的,因为过冬没有保暖的冻死了……

贾珺自认为自己是个心冷的人,却听到这么多轻易就死掉的情况,有一种很茫然的感觉。而在隔了几个月后,她接到了史侯爷送来的书和信,信里说,西洋那边,有个叫哥本哈根的地方,发生了鼠疫。大面积的死亡,让贾珺这段时间千万不可与西洋人接触。

贾珺到那时才察觉到,在没有疫苗和医药的时代,无论她脚下的这片土地,还是西方的土地,都还是死亡极其容易的时候。

自打贾珺算出了可怖的死亡率之后,就不顾贾政的禁令,多次参加了贾敬“求仙”的行为。有了贾珺的眼界,贾敬的投资,以及宁国府的人力支配,很快被贾敬以清客幕僚之名邀请来了落榜科举,落魄文人,以及用园林修建的名义从各地招募来了一批工匠,把这些统一打造成可待培养的“技术人才”。

经过筛选,第一批新手到位,批量器材也研制出来。

有了一些成果后,贾敬就和一些江南、西南各地方的“仙人”们,或者渴慕求仙的名人书信往来,他的名头还是很好使的,荣国府的当家人,贾家族长,有名有利,大家都极其愿意和他交流探索“仙术”。

只不过到了十月底的时候,贾敬就不得不低调起来。把所有“技术人才”、“实验室”都转移到郊外的田庄去了。

贾敬目标太大,不好一起转移,只能空坐在静室了,烦了闷了就把贾珍拎过来考察他的诗学,一答不出来,就削他一顿。

日常骂贾珍,显然成了贾敬的休闲方式。贾母听了,竟是连连叫好。“得亏敬儿在府里,还能拘着珍哥儿。”

涉及荣国府自身事务,贾政不好多做评价。心里却也是赞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