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页

很快大家都到了事发地,队长和民兵们正在对殷卫东进行审讯。殷卫东这回是真慌了,失措的一分多钟没答对上来。听着周围社员们的议论纷纷,他强迫自己冷静再冷静。

“队长你别血口喷人,我到底哪儿得罪你了,你这么挖坑给我跳。先是安排我分发种子,如今又冤枉我偷种子。”

“我冤枉你?”

队长眼眸瞪的像牛蛋,从后背拿出一个背包,开口问那几个知青。“见过这个包吗?是不是殷卫东的?”

此时地里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整个四队甚至旁边干活的几个队的人都跑来看热闹。而那个包,殷卫东两口子一看见顿时脸色灰白,夏蝉浑身发抖。

这时期跟后世不一样,自家用的东西都是自制,可谓各有特色。供销社卖的就一种军挎,整个大队估计都找不出一个军挎。而这个是个拼接的布兜,几个知青一看眼熟的很。

“殷卫东,我们的人一路偷偷跟着你,眼看你偷了种子,进了山洞。此时这被你藏在石头后的兜子都拿来了,你还想说什么抵赖?”

“就是。”跟着他的大队民兵满脸不屑。“刚才说队长种地错了株距行距导致种子不太够,上回说下雨摔倒种子全被冲走。你小子找的背锅的不少,连老天爷都得帮你背锅。”

人证物证俱全,大家顿时议论纷纷。舆论一边倒的指责殷卫东,你小子怎么能偷种子呢?虽然大家秋收时也有人会偷,可种子关系着一年的收成大家的活命口粮,你小子这么做可太不地道,触碰底线了。

“通报公社吧,这行为太恶劣。”

“我就说俩大小伙子咋能摔一下就把种子全掉到山涧里了,原来是借着这偷种子。”

“这……心太坏了,咋能偷种子呢。那可关系着一年的收成。”

老农民在这样不发达的时代靠天吃饭,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播是非常重要的。种子,饿死不吃种子的观念根深蒂固。殷卫东觉得就是偷摸弄一些粮,却不知此粮非彼粮,一下子就激起了民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