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恒看他的做派,颇为惊喜:“你这是已经修上车了?”
说到这事儿,他挺不好意思的。
当初他们鼓励王晨喊丈夫带着孩子过来时,他还打包票说自己会交老赵学修车。
结果后来电视机的事闹大了,他和田蓝都被绑在电视机前,别说教老赵修车了,连四合院的家他们都没回来过几次。
老赵乐呵呵的:“那还是沾了你们的光呀,不然我上哪儿学修车去?”
为什么能沾光?因为他负责管院子里的电视机呗。
现在能掏钱也舍得掏钱买电视机的毕竟是少数。大院里有一台电视机,大家就能看得心满意足了。
其中有位天天跑过来看电视的师傅就是厂里服务社修自行车的。他来的次数多了,虽然也交电费,但总归不好意思,听说老赵想学修车,便主动提出可以教他。
给公家做事的人就这样,完全没有教会的私人,公家生意受影响的概念。相反的,他认为多了个修车摊,还能更方便骑自行车的人。省得人家推着坏掉的车子走老远才能找到人修。
修自行车这事儿说难不难,最主要的就是细致认真。
老赵连家务都能自己干,孩子也能照顾好,他要再不细心那真没什么人好意思自称细心了。
所以他学的极快,现在已经顺利出师,都把摊子支了起来。
他这人爱说爱笑,看摊子的时候还把孩子带上。周围人晓得他是知青家属,也同情他不容易,但凡需要修车都会照顾他生意。
这么1毛2毛的积累下来,居然也够养活自己和孩子了。
他一见这样,赶紧让妻子不要再拿粮票回家,她自己该多吃点。
老赵可心疼王晨了:“累呀,他们真累。我看王晨难得回家一趟,还捧着书不停地看。你们可真是爱学习,一分钟都不愿耽误。她都瘦了好多。”
田蓝虽然不是单身狗,却还是感觉自己被塞狗粮了。
陈立恒问了句:“他们现在在忙什么?”
老赵还没回话,王晨先从外面进来了,主动回答:“忙自动打草机的事呢。有他的话,大型养殖场就方便多了。”
她是学畜牧专业的,按理说不该掺和农机系的事。可现在农机系的人个个都忙成陀螺,他们要做的农业器械实在太多。学校就发话,让各个专业的人都参与进去。
比方说打草机,做好了,是不是你们畜牧业的人用?是的话,你们能袖手旁观吗?
还有农学系的,做出来的收割机,你们以后不用?只要用,那就不能作壁上观,必须得参与进来。
田蓝好奇地追问了句:“那你们现在进展的怎么样?自动打草机做好了吗?”
“甭提了,现在满世界都有人做事,满世界都在找地方。厂房根本不够用,我们还在排队呢。”
陈致远点头,一时间说漏了嘴:“是忙,我想做点工业小实验,到现在也没找到地方。”
几乎是一夜之间。所有人都忙了起来。每个人都有事情,每个人都不想放弃。
王晨感慨:“以前我们老说有人有技术就好办,现在看来可没那么简单。没厂房也要命呢。安得广厦千万间,让我们好好做事啊。”
田蓝眼睛珠子一转,笑嘻嘻道:“谁说没地方的?有的是地方,就是位置偏而已。”
王晨来了兴趣:“偏不偏无所谓,你告诉我在哪里呀?”
“那说不清楚,全国各处都有,主要集中在三线城市偏远地区。”田蓝脸上笑容愈发深了,“以前除了搬学校之外,不还搬了很多工厂到偏远地区吗?现在我听说不少工厂已经开始回迁,他们留在偏远地区的厂房就荒废了。”
此后10年时光中,这种被废弃的厂房越来越多。它们静静地看着日升日落,时光却在它们身上停滞了。
田蓝认真道:“这些厂房当初也是花了大力气建的,可结实了。说实在的,这么被荒废了,有点可惜。”
王晨眼睛发亮,在旁边听着的陈致远却有些迟疑:“那也太远了,跑那么偏的地方去,孩子上学都不方便。”
要说他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两个孩子的教育受到影响,他十分痛心。
好在小儿子还有机会纠正,大儿子自己又争气,才算让他心头稍微安定了些。
但他真不希望有人还要遭受他曾经遭受的一切。
王晨先笑了:“叔叔,我们的情况不一样。我们联系的工厂工人都退休了,他们的孩子也顶班工作了,就是上学,也有电视大学,不用担心教育的问题。就是位置太偏远,不知道他们家里人会不会愿意。”
田蓝开玩笑道:“我估计是愿意的,本来家家户户住房都困难。他们既然都要给孩子顶班了,可见孩子已经在考虑婚嫁问题。小家庭需要住房,指望单位分,暂时就不现实。不如让老人离开家出去工作,好歹还能给他们腾出地方来呢。”
陈致远倒没觉得这话大逆不道。相反的,他认为儿媳妇提出的这个建议很好。
在他心目中,长辈不能给小孩提供房子,自己搬出去住,那是两全之策。实在太好了。
反正如果是他,他肯定愿意这么做。
当然,大儿子也许不需要吧。大儿子已经自己买了房,不愁没地方住。
赵刚一家人过来,听到他们说得热闹,赵刚还好奇地询问:“你们说什么好事呢?又是厂又是人的。”
陈致远没瞒着老友,主动说了事情经过。
赵刚挑高眉毛,难以置信:“现在大家干劲这么足啊,没条件都要创造条件上。”
王晨豪不犹豫:“那当然了,有人做的机会,肯定不能放弃呀。这是多好的事。”
陈致远也点头,感慨万千:“是啊,我都蠢蠢欲动了,也想打个申请搞数控机床。”
赵刚惊讶:“你还没放弃?算了吧,不是已经在跟日本人谈判,直接进口他们的数控车床了吗?”
陈致远却拉下了脸,老大不痛快:“我是反对从日本进口的,就是我们自己做不出来,我也宁可从德国进口。”
王晨惊讶:“为什么?听说日本的数控技术很有名啊。”
陈致远愤恨道:“日本鬼子太坏了,我讨厌他们。”
即便现在中日建交,开口都要谈友谊。但他依然讨厌日本鬼子。
当年他母亲戒大烟都戒成功了,本来一家人还能继续过日子,结果日本鬼子一来,赵群王八蛋又把大.烟馆给开了起来,哄着中国人又去抽大.烟,却不许日本人抽。
结果他妈又犯了毛病,直接把家里给抽败了,把命也给抽没了。
这么坏的日本鬼子。他真不想跟他们打交道。
陈立恒本来还想跟这位便宜老爹说说普通日本人和日本鬼子的区别,不过想想还是算了。
如果他因为这个而一心想要做出中国自己的数控车床,那也未必是坏事。
陈致远骂了一通日本鬼子,又追着老友问:“怎么样?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干,我去申请项目。数控技术实在太有用了,我们必须得奋力追赶,才不至于被人家甩的太远。”
赵刚有些犹豫:“再说吧,我看现在国家到处都在搞建设,到处都要钱要人,你这个申请可未必有希望。”
陈致远这回去没打退堂鼓,反而颇为豁达:“一次申请不了,那就申请两次呗,总要试过,才知道结果。”
赵刚还是不敢答应:“再说吧,我还不晓得工作安排到底怎样呢。”
文秀丽赶紧招呼众人入屋吃饭,别光顾着说话了。
结果他们还真食不言,搞得间听得陶处长听到吃饭的声音,自己先肚子饿了,不得不找出炒米,先给自己泡上一碗。
陶处长自言自语:“还真是物尽其用呢,连三线工厂的厂房都想到了。”
不过真要搞技术研究的话,那些厂房还真是好地方。够偏呀,自成独立小世界。所有的设施都配套的基本齐全。
在那里面搞研发,安全性和隐秘性都有了。
亏她想得出来。
陶处长摸摸鼻子,决定再努努力。
于是第二天,田蓝回来,谈到了她公公想做的数控车床的话题时,陶处长就长吁短叹:“哎呀,我们国家还是穷啊,不进口吧,没办法4个现代化,进口吧,又没那么多外汇。一想到用外汇的问题哦,所有人都头疼。光靠咱们那点兔毛还有手工业品换外汇能换到猴年马月啊?也没几个钱。人家一台机器就上亿美金,真的不能比哦。”
田蓝就听他叨叨个没完,他不开口,她才不主动问。
陶处长嘴巴都说干了,最后实在吃不消,不得不硬着头皮挤出笑容:“田蓝同志呀,都说你们大学生脑袋瓜子灵光。你说说看,我们国家要怎么挣外汇?能卖什么东西出去呢?”
这回田蓝连眼睛珠子都不用转,直接笑了,话音轻巧极了:“当然是卖军火了,咱们为了备战生产了这么多军火。再不用的话都要报废了,不如卖出去换钱。人家一台机器卖上亿,咱们的导弹怎么着也不能少于这个数吧。”
想挣钱,当然得上硬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