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三十年代来抗日(捉虫)

众人听得满脸严肃,谁都不敢疏忽大意。前面他们没在日本人手上吃大亏,是他们运气好。但如果日本人不厉害的话,为什么他们会在敌后打游击呢?日本人占领的地盘,原先是他们的家园啊。

到今天,他们都不敢想反攻占领城市的事,因为知道双方实力悬殊,他们根本做不到。

陈立恒还在解说:“日本人扫荡的作战指导原则是外线进攻作战的分进合击原则。鉴于此,我们必须得在对方合围圈子形成之前,利用间隙,从我们根据地翻到敌后,从他们后方空虚,给他们狠狠一击。这种战术叫做翻边战术。”

这当然不是他的发明创造,这是无数抗日志士,尤其是游击前辈们,在抛头颅洒热血,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之后,才逐步总结出的经验。

现在,他拿来使用,希望可以用此手段尽可能地多打击敌伪势力,减少抗日军民的损失。

大家伙儿听了他的部署,当真是大写的服气。

因为就算他们自己,在听到日本人要过来扫荡的消息时,第一反应也是带领群众躲进深山老林,不跟日本鬼子打照面。再狠一点儿,也不过是在县城附近设伏击,采取守株待兔的模式,打日本鬼子个措手不及。

没想到,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他们既不躲也不藏,还要主动去打日本鬼子的后方大本营。

他们自己也想不到的事,日本鬼子上哪儿想去?这才是保密的最好方式啊。

啊哈,自古以来都是以强犯弱,弱的一方哪里敢主动发动攻击。他们反其道而行之,主动打日本人的后方,说不定日本鬼子还要被吓到,搞不清楚他们究竟有多少人马呢。

刘成武最近被逼着学习,也开始读起了兵书,这会儿憋了半天,终于冒出一句:“这算不算《孙子兵法》说的用兵以奇制胜?”

周老师肯定地点头:“算,当然算。”

大家伙儿明确了目标,便扛着武器急行军。他们一路翻山越岭,中途还度过了沟河,直接奔向了黄家沟。

这里有日伪军的一处炮.楼,平常他们仗着背靠大本营,可没少作威作福,祸害百姓。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游击队是没底气和日本几百人的大队直接杠上。但是端一所最多驻扎了十来个日本鬼子的炮楼,他们还是毫无畏惧的。

毕竟,机.枪他们有,手榴.弹他们有,长官还说子.弹管够。要是这样,他们相当于日本一个中队人数的部队都不敢动日本人的炮.楼,那未免也太丢人了。

黄昏时分,大家偷偷潜伏在炮楼附近,准备等着最后一道天光消失,就直接炸了日本鬼子的炮楼。

谁知道,太阳还顽强地挂在地平线上时,炮楼方向先传来了枪声。

大家伙儿面面相觑,一时间搞不清楚是伪军突然间反水,还是日本鬼子先自己擦.枪走火了。

这时代的伪军其实也挺复杂的,不时会有军阀打不过就投降,等到有人有队伍了再度反水,掉头就是一枪的事发生。开了东北抗日第一枪的马占山,干这事儿就是行家里手。

不过不管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们人都已经过来了,没理由袖手旁观。日本人自己不小心放了枪也好,伪军反水也罢,总之,他们得火上浇油。

结果陈立恒抓着望远镜悄悄靠近侦察时,就目瞪口呆了。看着架势,动手的不是日本鬼子也不是伪军,而是有第三方啊。这群人应当想要进入炮楼,消灭里面的鬼子。但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提前露了底,叫日伪军拦住了,直接在外面就开了火。

战场上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

陈立恒当即立断,立刻吩咐突击队:“上!”

他们人多势众,又有从日本人手上收缴来的投掷筒这样的简易版迫击.炮,本来走的就是半强攻路子。

只不过现在,战斗开始的时间要提前了。

日本人的投掷筒分量轻,一个人就能背着跑。它的杀伤力却相当可以,虽然射程只有两三百米远,但针对隐藏在隐蔽工事后的敌人,那简直就是精准打击。

既往,中国居民没少吃投掷筒的亏。刘成武的好多战友就是被这个瞧着不起眼的玩意儿给炸死的。

现在,他要亲手给兄弟们报仇,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事实证明,杀人者,人也,非兵也!

不管武器究竟是谁造出来的,它们都不会认主人,发射出去的炮.弹落在日本人的炮楼上,照样会将炮楼炸个稀巴烂。

“轰”的一声巨响,炮楼前交战的军队,炮楼里的日本鬼子都傻眼了,完全搞不清楚,这从天而降的炮.弹究竟是谁的手笔。

但敢打鬼子的人也不傻,先前被拦住的抗日将士趁着日本人懵逼的时候,又往里面丢手榴.弹。一连串的枪子儿外加手榴.弹爆炸发出的声响,震的整个炮楼附近的地面死活都要晃动起来。

游击队也加入了战斗。他们仗着手上有投掷筒又有机.枪,终于体验了一把将日伪军摁在地上狠狠摩擦的快.感。

先前攻打炮楼的抗日兵感受到了游击队的善意,也心照不宣地予以配合。一场战斗从开始到结束,耗时最多20分钟。炮楼被炸塌了半边,摇摇欲坠。

楼里的日本鬼子,有三个应该是被当场炸死的,还有两人被射成了筛子,剩下的一人试图逃跑的时候,从上面摔了下来,直接摔断了脖子。

而那20来人的伪军,或死或伤或俘虏。他们感觉大事不妙,谁也没有负隅顽抗,而是积极地举手投降。那干脆利落的劲儿,似乎也不比当初投降日本鬼子时来的慢。

游击队员气呼呼,开口斥骂:“你们对得起自己身上淌的血吗?你们怎么能帮日本鬼子打中国人?”

那投降的小队长苦着脸,试图讨好:“兄弟,大家都是讨口饭吃。我上有老下有小,我跟日本人对着干,我一家老小上哪儿吃饭去?当兵不都是为了拿饷吗?给哪个大帅当兵都一样。”

游击队员都要气坏了。这能一样吗?日本鬼子根本不拿中国人当人,坏的没边了。

结果那小队长也振振有词:“原先我们大帅杀人也不比日本鬼子少。都是混口饭吃,我这也是被逼的。我保证,只要诸位放过我,我以后再也不敢做害中国人的事了。”

这话说的,简直等同于放屁。只要屁股一转,他的枪就能继续对准中国人,说不定比日本鬼子还狠些呢。

陈立恒没参与和伪军的口水官司,他只询问先他们一步打日本鬼子的抗日人马:“你们是哪方面的?从哪里撤出来的?”

那波人已经发现自己的战友应当是正规军。虽然人家没有穿明晃晃的军装,但光瞧瞧人家的机.枪,还有这个能发炮.弹的玩意儿,那就是浑身上下都写满的两个字:豪横。

这年头,中国人除了正规军,而且据说还得是嫡系的那种,谁能有这么漂亮的装备呀?

领头的青年人面色黧黑,正月里也光着脚。不晓得是没鞋穿,还是他已经习惯了打赤脚。

他恋恋不舍地收回粘在人家武器上的眼珠子,态度端正地回答:“报告长官,我们是宁远自卫军。日本鬼子占了我们的地,欺负我们的人,我们就要把他们打出去。”

他们是自发组织的抗日队伍,打日本鬼子全凭自觉。没人给他们发饷,也没人给他们送武器,所有的东西,都是他们自己筹措的。

年轻人兴致勃勃,带着一种热情的天真:“你们也是受到了聚龙山祝融将军的感召吧,也投身到抗日队伍中来了吧。祝荣将军可厉害了,连日本人的县城都敢打。我们不行,我们只能打炮楼的主意。”

陈立恒不动声色,没打算自曝身份,只夸讲道:“你们也很好,能够打日本鬼子都很好。就是打仗之前要做好准备,才能减少牺牲。”

年轻人懊恼道:“我们没想到鱼三这个王八羔子这么缺德,居然还敢示警。”

鱼三原先是个鱼霸,平常就没少欺负渔民。日本鬼子来了之后,他更是找到了主子,主动帮着日本人欺负老百姓。

这一趟,他们自卫军利用鸭枪轰翻了鱼三的船,活捉了这个混账玩意儿。然后用枪抵着他的腰,让他利用借口给日本鬼子送鱼鲜的机会,把自卫军带进日本人的炮楼。

本来一切进展顺利,日本鬼子都没怀疑。结果,他们的脚要踏进炮楼的时候,鱼三居然突然间喊了一嗓子,惊动了鬼子。

这下惨了。日本人的反应快得吓死人,抬枪就是一梭子子.弹。他们好几个兄弟连躲都来不及躲,就这么倒了下来。剩下的准备支援的人马冲上去,也没法子强攻入日本人的炮楼。

“幸亏有你们。”面色离黑的青年眼睛闪闪发亮,“不然的话,我们就要白白吃大亏了。哎,你们是哪里的部队?你们是不是要反攻了?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把日本鬼子赶出去啊?我还没进过城呢,等把他们赶跑了,我一定要进城好好瞧瞧去。”

陈立恒含糊其辞:“这是军事秘密,恕我无可奉告。你们既然已经决意打游击,跟日本鬼子作对,那就一定要掌握游击精神,不能硬杠。这样吧,后面你们最好去找那位祝融将军好好学习一下如何打游击,尽可能减少损失。”

自卫军们已经收刮完日本鬼子的炮楼。领头的青年犹豫了一瞬,还是决定见者有份:“你们想要什么?你们优先选。要是没有你们,我们也端不了鬼子的炮楼。”

陈立恒摇摇头:“我们还有任务,不能在这里逗留。你们拿了东西赶紧隐蔽,日本人的报复心非常强,他们最害怕的就是像你们这样的队伍越来越多。”

自卫军的人都咧着嘴巴笑。没错哩!像他们这样的老百姓都打鬼子了,鬼子能不怕吗?全中国四万万同胞,一人一个臭屁,也能把鬼子活活熏死。

一场战斗死了三五个兄弟算什么?他们打死了好几个鬼子呢。就算他们两条命换鬼子一条命,他们也赚了。何况还是反过来呢?

正月里天黑的也早。夜色降临时,双方匆匆道别。

刘成武念念不舍地转过头,咂嘴感叹:“你可真是阔了,乡下几千亩地的土财主都比不上你阔气。”

听听,我们不需要什么,多豪横的话。

那些吃的也就算了,日本人的东西,他还真不敢随便进嘴巴。

可是那些枪支子弹,虽然总共没多少,可蚊子再小也是肉啊。别忘了,就在一个月之前,他们究竟穷成了什么样!

陈立恒信心十足:“没有枪没有炮,自有人给我们送上前。这点算什么?等着吧,以后我们的宝贝只会越来越多!”

呵呵,真是大土豪的口吻。假如大家没见过他穷扣扣的模样,说不定还真能被他忽悠过去呢。

周老师突然间叹气:“刚才他们问的问题,我也想问,我们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打回城市去呀?”

游击队陷入了沉默,原先因为胜利而愉悦的气氛一下子跌到了谷底。

今天的自卫队,如果不是碰上他们,很可能会全军覆没。那些被打死的自卫队员,都好年轻,有的看上去还是个孩子。

可即便是打日本鬼子的炮楼,驻扎人马如此少的据点,中国人也要付出沉重的生命代价。

这样的他们,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开动全面反攻,把日本鬼子赶出华夏大地呀。他们真的能够承受得起这么惨痛的牺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