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为这次抗争赢了,寒门女孩子那边却又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封妃。
她们说的在她们的立场上也有道理:“能够侍奉陛下是妾身这些人的荣幸,但是听宫人所言,这些年来,宫中生下皇嗣的宫嫔不在少数,可结局好的,却屈指可数!听说秦王殿下、楚王殿下、六皇子殿下、九皇子殿下、十二皇子殿下以及二皇女殿下,都是宫嫔所出!而昭庆公主殿下出生时,其生母也还是宫嫔。可是观其生母,除了秦王、昭庆公主的生母尚且在世,且生活无忧外,其他几位殿下的生母,如今安在?”
“妾等又听闻,秦王与昭庆公主皆养于贵妃娘娘膝下,而贵妃娘娘也非高门出身!”
“如皇后娘娘等诸高位,膝下子嗣,除非亲生,否则生母均不在人世!”
“唯一例外的乃十皇子殿下生母。可那是跟了皇后娘娘多少年的老人?其他殿下们,哪怕是十二皇子殿下,生母安在?”
“妾等千里迢迢前来帝京,难道就是为了用自己的性命,成全诸高位的吗?”
“那妾身这些人,到底是来为陛下尽忠的,还是为诸高位卖命的?!”
这话听的顾箴脸色铁青,好半晌都没能作声。
左右都觉得这些新人实在是大逆不道:“尚未正式入宫就这样没规矩,往后还得了?娘娘,如今不是心软的时候,合该给她们长些记性!左右天底下寒门良家子多了去了,少这一批不少,多这一批不多!”
“……若只是区区寒门良家子,慢说本宫,就算秀茁宫的管事,又岂能吓倒?”顾箴面无表情,默然片刻方缓声说道,“但你们想过没有?这种声势,这种见解,这种胆量,是寻常寒门良家子能有的?!”
见近侍们面面相觑,她叹口气,“陛下并非贪图美色之人,尤其贵妃至今尚未失宠,陛下连伊氏那样的绝色,都没有什么沉迷的意思,遑论新人?这一次,之所以同意宫中添人,主要也是之前的天花,虽然宫禁之中,夭折子嗣不多,陛下到底也想着未雨绸缪。但……陛下既然属意采选寒门,而不是从高门礼聘,显然已经表露了其态度,就是不希望后宫有更多高门贵女。”
“那么如今这一出,到底是底下人凑巧选了个敏贵妃第二进来,还是,陛下的意思?”
如果是敏贵妃第二,这个简单,估计敏贵妃自己,都不希望有这么个主儿出现,必然是齐心协力,趁她还没能成就气候,就将人给解决了。
但如果是皇帝的安排……
这……
“纵观如今宫闱,妃位以上,除了敏贵妃,以及敏贵妃抬举的伊氏、曲氏,本宫抬举的平氏之外,的确都是出身高门。”顾箴叹口气,“九嫔跟婕妤那几个,出身虽然低一些,但陛下哪里不知道,宫禁议事,她们别说做主,就是插话的资格都没有的。”
“陛下,嘴上不说,心里对于这样的情况,哪能没点儿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