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李太后得知此事,欣慰地点头道:“如此才对嘛!元辅为君为国,殚精竭虑、呕心沥血,陛下郊野亲迎,以示感激与看重之意,如此君臣相契,方才有利国祚!”
庆嬷嬷笑着附和。
……
慈庆宫里,陈太后听说了此事,拨动念珠的动作一顿,自言自语道:“陛下这葫芦里,究竟是卖的什么药?”
前段时间不是还在为了张圭跟李太后置气吗?怎么转眼间便如此尊奉张圭,竟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野的十里长亭设宴迎接,还让内阁协理礼部操办此事?
陈嬷嬷知道陈太后只是一边思量,一边自己絮语罢了,并不需要她回答,遂静静地陪在战一旁。
……
通州,驿站。
张圭接到张维的飞鸽传书,神情幽深莫辨。
皇帝如此隆恩,亲率文武百官到郊野十里长亭设宴迎接,究竟是心地纯厚、尊师重道,还是居心叵测,别有所图?
张圭想了许久,都没有想明白,正在思量之际,他蓦地想到,往常在他面前如同清水一般澄澈的少年天子,如今竟然让他揣测不清楚意图了!
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危险的信号。
张圭自觉不是贪恋权势之人,他之所以紧握权力不肯放手,不是为了个人的私欲,而是为了推行新政,为了革除积弊,让大齐焕发新的生机,国运昌隆、国祚绵长。
正所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几年的师徒情分,少年天子应该了解他才对,怎么会突然就给他摆了这出鸿门宴?
他教导皇帝要善于隐藏自己的情绪,不给臣下胡乱窥测的机会,却并不是要他拿这招来对付他这个老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