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她打小由母亲亲自教养,不说对所有的人情往来都烂熟于心,至少经常往来的那些人家她都记得一清二楚。通过整理礼单,明确与各家的亲疏远近,并不是什么难事。
黄宜安抿唇一笑,道:“我不过是体察世子夫人作为长嫂的一片回护之心罢了,如此当得张姐姐这般夸赞?”
张溪却不以为然,道:“能准确体察人心,可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本事!譬如上次慈圣皇太后寿辰,若不是你体察太后一片为母之心,想出‘海晏河清’的主意来,五丈风如何能一跃成为大齐如今最顶尖的纸鸢铺子?”
黄宜安捧杯,含笑不语。
在巍巍深宫中,不会体察人心,可是活不长久的。
第52章 心有大义
两个人又说了会儿闲话,张溪看着天色不早了,起身依依不舍地辞别道:“大嫂叮嘱要在十五之前把礼单整理出来,我不能在外面多耽搁。万一把事情办砸了,甚而是落在了缃姐儿之后,不消大嫂说,我自己也能憋屈死!”
黄宜安含笑点头,一脸的包容。
谁能想得到,平日里瞧着端庄从容的张溪,私下里竟然如此争强好胜,一对上明缃就跟小老虎似的亮出爪牙,斗志昂扬。
“哦,对了。”临别之际,张溪一拍脑门儿,笑道,“你看看我这忙得,差点把正事都给忘了!你之前让我打听的事情,眼下有了些眉目了。”
黄宜安蓦地收住脚步,一脸热切地问道:“真的吗?怎么说?”
张溪点头道:“我二嫂的表姑,是如今的陕西布政使章大人的夫人,前几日她来府里看望恒哥儿,我便趁机跟她打听了几句。
“章夫人说西北地区确实有种植棉花的,不过不多,毕竟大家总得先填饱肚子。而棉花的具体产量如何,又是否是高昌国出产的那种长绒棉,章夫人却并不清楚。
“不过章夫人当即便写了一封信给章大人,使人寄送给章大人,请章大人帮忙打听此事。章大人是一方大员,主理民政,想来对此比父亲要清楚得多。
“你且耐心等待,等章大人和父亲回信了,我立刻就告诉你!”
“多谢张姐姐!”黄宜安十分感激,拉着张溪的手谢了又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