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页

广场上灯火通明,站满了人,那些和尚小心翼翼地把一盏盏灯花摆放好。

姚夫子在一旁,不停地叮嘱道:“烦请各位师父都小心些,别弄坏了。”

这次祭星,可谓是姚家的大事,姚家人都到了,就连姚主簿也从清河县赶了回来。

之前,姚惠儿遭了顾宁安的算计,清名有损,一直在庵堂里清修,年底的时候,才被姚家人接了回来。

她已经及笄,接下来应该会随姚主簿一起回清河县,定一门好亲事。

其实,清河镇还是有不少人家愿意跟姚家结亲。

一来,姚家是书香门第,姚夫子在清河书院颇有名望。

二来,姚主簿掌管户租、狱讼诸事,管理钱粮和司法,攀上姚家,日后在生意场上更如鱼得水。

今夜留下来的世家,说是观灯,实际上,是想借此机会攀上姚主簿。

人们忙着巴结姚主簿和姚夫人,姚夫人看见楚辞和阮氏后,带着姚惠儿,过来跟两人打招呼:“老夫人和宋姑娘,”

顾宁安先是跟她有婚约,后来又勾搭上宋琬,将人娶进门,却瞒着姚家,企图把姚惠儿也娶进门,还差点毁了姚惠儿的名声。

这种事情,不管过了多久,都膈应得很,姚夫人还能满面笑容,主动过来跟她们攀谈,楚辞也是佩服她。

“听说沈家灯铺今年只给姚家制灯,今夜,我和阿奶是沾了姚家的光。”

“咱们清河县能越来越好,却是沾了宋姑娘的光,宋姑娘研制的打稻机,可是连陛下都赞不绝口的。”

姚夫人这般奉承,多半也是看在谭家的面上,但楚辞被夸了,阮氏心里很是高兴:“乡野丫头哪有夫人说得那么好,不过就是运气好,瞎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