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代的托梦风格比较简单直白,但是唐无易喜欢朦胧模糊一点的那种。
秦伯石(秦爵位为伯)二十二年,秦都雍城里面开始传起了一个传闻。
据闻君上夜梦仙人,且梦中依稀见玄鸟兴于东方,醒来后便一直寻人为他解梦。
玄鸟乃是秦之图腾,玄鸟兴于东方,自然主秦国大兴。
要知道,秦国被中原诸侯鄙夷为边陲蛮夷之国,多少年了,一直都在梦想着能够东出函谷关,入主中原之地。
最有可能成就这项霸业的穆公功败垂成,此后秦国国力渐渐衰微,晋国还时不时纠结一帮小国攻秦,实在让秦君秦石咽不下这口气。
梦一向是有预兆的,秦公秦石就坚信,自己的梦中的仙人能够帮助秦国强大起来。
解梦也解了,要找到那位现身在赵石梦中的仙人,他也知道了。
可是,问题是,他该怎么找到那位仙人呢?
唐无易不想让自己托给秦君的梦变成一个连续剧——那样就太假了——所以,他得让赵石隔一阵子就做一下同一个梦,加强他的印象。
与此同时,他还可以完善一下梦中的细节,让秦君自己根据蛛丝马迹,来找到唐无易这个仙人的住处。
唐无易:不愧是我,简直太机智了。
秦君找人的效率还是可以的,尤其是,唐无易是专门选择了雍城附近比较有名还有特色的山头当洞府所在。
秦石非常上道,找到地方,又通过自己手下的人确认了山上真的有能人异士居住之后,就亲自来拜访了。
按照正常套路,应该是秦君见到仙人,虽然没有纳头便拜,也会表现出非常尊敬的态度。
唐无易呢,既要体现仙人的出尘旷达,又要稍稍体现自己对秦石这位秦国国君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