赟诈上诏, 率兵士二千余人入, 皆使披甲。

……

帝有备, 赟受擒,囚于笼中,挽帝衣大叫, 帝望之而泣。

明日,杀之。

赟之为恶,几可比于元凶劭矣!”

——《周书·帝纪第六·宣帝》

北周皇帝宇文邕改元宣政之后,发生的第一件大事是北伐突厥——然而半路上因为他病倒的缘故,回师返京了——而第二件大事,就是引起全国动荡的太子谋逆之事。

太子谋逆,最后的下场自然唯死而已。

然而太子死了,其谋逆所引发的动荡,还未解决。

宇文赟是名正言顺的太子,虽然宇文邕在他身边放了人每月报告太子的不良行为,但是并不是说完全限定了他的日常生活。

太子正常地读书、往来、宠幸后院女子,都不会被深究。

毕竟,宇文邕只是出于关心儿子的目的,在他身边放人监督他的行为,而不是处心积虑抓太子的小辫子,试图废掉太子。

那么太子总不可能是自己一个人就拉拢了那么多的兵马。

作为一个在宇文护的压力下当上皇帝,两位兄长都因为宇文护专权而被害的皇帝,宇文邕记忆中的兄弟关系,还是非常和睦的。

后来摆脱了宇文护的宇文邕,对于亲情的想法,还停留在那个因为宇文护专权,而血亲的感情都显得非常亲密与坚定的时候。

所以,虽然对宇文赟有种种的不满意,但那都是一个父亲对儿子正常的嫌弃,在宇文邕的心目中,他和宇文赟的父子关系,还能算得上是父慈子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