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皇帝起于微末,于吃的方面,便很俭朴,只如民间寻常的富贵人家。
随着大周定鼎日久,饮食渐渐精致起来,再精致的东西,没有创新,吃多了也就是那么回事儿罢了。
端上来的甜品,汉王仔细闻了闻、看了看,认出来有桂花糕、栗子糕、山药糕,又见几盏杏仁茶,都是他近几日在宫中新见的。
“之前府中不曾见过,是宫中的做法么?”
“是,”汉王妃韦氏答道,“前些儿我去侍疾,母后身子仍不爽利,不大有胃口。进了几口饭食便罢了,只是后来又进了山药糕、杏酪等,很是香甜。我回府前,母后遣人送来单子,说可以给孩子们也做来吃吃。”
“母后一向慈爱。”汉王略微舒缓了脸色,但心中仍是不大舒服。
“是呀,母后还说,宫中为高皇帝守孝,咱们尽孝心是顶心诚的,只是孩子们若是吃得不好,饿出个好歹来,高皇帝也是会心疼的。给咱们的方子,母后说都是她近来用了之后觉得很好很有效的,让咱们也吃起来呢。”
“唔,那让府上的厨子做起来吧。你和孩子们都多进一点,不要浪费了母后的好意。”
只是他自己要不要吃,却是没说。
见到儿女们吃得香甜、吃得开怀,汉王的神色越发难看,匆匆甩下一句“我还有件事没办,你们继续吃”,便离席了。
不是他真的有要事,而是再看下去,他怕自己会发火。
这些吃食,宫中原本是没有的,只是皇太子特意让御医择取了便于食补的食材,又让御医想法子做了出来,宫中才吃起来的。
堂堂的皇太子,不远庖厨反而主动让人创新菜式,自然是有原因的。
他打着药补不如食补的旗号,找御厨和御医去研制新的“药方”。
只会动嘴去支使别人,偏生又实在会吃,说了几句,还真研究出一点东西来。
父皇母后不说自己进的山参如何难得,却夸赞皇太子实在是纯孝,汉王一想起这件事便来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