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子毕竟是成年的大人, 体格强健, 他自己什么事都没有, 却苦了几位皇孙,被亲爹的突发奇想坑得不轻。

尝完军粮的第二天, 东宫与坤宁宫请完了太医——皇长孙还在坤宁宫住着呢——皇太子得知这个消息,人还有些尴尬。

他真不是故意的。

只是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 寻常百姓,能吃饱穿暖, 已经算是生活在太平之世了,富贵人家, 却与之截然不同。

大周的军粮需要改进。

皇太子并不是在贬低大周的制式军粮,纵观古今,大周的制式军粮已经算是历朝历代里难得的能让士兵吃饱、紧急时刻有能量补充的好军粮了。

可是这些军粮在饱腹感方面的优势, 在能量补充方面, 与东胡人相比, 又是远有不足了。

奶粉和肉松这两样食物, 可是东胡人快速行军打仗的军国利器。

可是让大周照着东胡的范式做奶粉和肉松, 那就实在太难为他们了。

大周的麋饼和东胡人的肉松相比也毫不逊色, 还是一个问题——量不够——奶粉嘛, 只能说中原之地的周人, 有学名为“乳糖不耐症”的状况的人是很多的, 与自小在马背上吃肉喝奶长大的东胡人相比, 对奶粉的耐受度是比较低的。

而且, 所有的问题, 汇集到最后,还是总量的问题。

要是大周有足够的肉类供应,管他什么军粮种类啊,天天吃肉不香吗?战斗力也一定会飙升的。

历来的军粮为了便于保存、方便携带,都是精加工过的。

飧饭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一石的米经过数次的浸泡、曝晒等精加工以后,只剩下二斗。

耗时实在是太久了。

各种肉类干货、海鲜干货等也是如此,曝晒后保存期限确实能够延长不少,但是精加工所要耗费的时间与人力物力,仔细统计起来也很恐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