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们担心天子当年做藩王的时候到底培养了二皇子那么久,心中爱重,是以唯恐他迟封名爵是为爱子计,会致储位旁落。
祁元询倒不是很担心。
他爹只要还没昏头,就一定会遵循嫡长正统。
他爹又不是通过靖难起兵夺位的,是正常继位的,前头的二伯、三伯被光幕预言会早于上皇而去——秦王二伯也确实已经薨了——这才有了他爹的得继储位。
毕竟如果按照那样的顺序,他爹就是皇子里名正言顺的第一继承人!
就算是靖难,推翻了前头的秩序,也要再立下一个铁律来。
无数年的传承下来,嫡长子继承制被证明是保持继承稳定、家国天下安稳的最好方法。
太平盛世,谁家不是嫡长子继承皇位?
某朝倒是立嫡之后还要锻炼其他皇子的能力,颇有立嫡还要立贤的架势,结果却闹出了九龙夺嫡这一历史上最出名的夺嫡事件。
这事不论,英明神武的唐太宗,在立嫡长子之后还给了嫡次子不切实际的妄想,于是乎,又造成了两子相争的惨剧。
就算太上皇不在上头看着,天子都不会选择嫡次子,更何况祁元询的身后其实还有太上皇的支持呢?
如此一来,在二皇子妃遴选期间,四月十五大朝之时,又有人请立皇太子。
天子的口风终于松动:“众卿之前所上的表,朕俱都看了。建储是国之大事,朕不会私自决断,自然也不会轻忽。只是如今乃即位之初,朕有诸多大事要办,卿等所请,还是姑且再缓一缓吧。”
这意味着什么?
一同上表请立太子的时机到了啊!
能有哪一件大事,比国之储副的确立还要更大的?
天子只要能立太子,就是对臣民广施恩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