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爹不死,除去他一个小小的世子有什么用?
在赵王回京之前,祁元询自忖,自己的性命应当是无忧的。
宫宴后,祁元询在赵王府里画消寒图、看书,消磨了五天的时间,才终于等到天上的光幕换新字。
凉国公蓝玉并其“党徒”的记载有了新变化,不再是二月乙酉日皆坐诛,只记载二月被收押,后续如何,显见皇帝还没有做出决定。
祁元询不是一个普通的藩王世子,以他的眼光来看,凉国公能免死的概率很低,虽然不至于到太阳从西边出来那种地步,但也没好上多少。
天子宣武帝开国后,膝下儿女多与元从勋贵联姻。
祁元询的外祖父就是追封中山王的开国公爵魏国公,顺带一提,他十三叔代王的王妃,就是他娘的妹妹。
先太子的元妃常氏,也是名门贵女,还是凉国公蓝玉的亲甥女,除了甥女是太子妃外,蓝玉还有个女儿,是蜀王的正妃。
总而言之,就是皇家与这些元从勋贵的关系极为亲近,不少人身后的势力是交织在一起的。
任何一件事,都要结合对应的背景来看。
祁元询敢断言,如果太子大伯不死,那光幕上的记载,就绝对不会是他们现在看到的模样。
他爹不会靖难,元从勋贵也不会在“胡狱”之后又死上一批。
要知道,以蓝玉为首的这一帮人,原本就是天子为太子准备的武勋班底。
只不过先太子薨逝了,皇太孙又不是太子的元妃所出,而是侧妃扶正后的嫡子,根本就震慑不了骄矜倨傲、还在军中广收人心的凉国公一系。
太子元妃常氏除了早夭的皇嫡长孙,又不是没有孩子,事实上,当初的功臣元勋们,本来就对储君的人选有不同的意见,立皇子是主流,但是提倡立皇孙的也不是没有,只不过,那些勋臣想要拥戴的,是先太子的第三子,元妃常氏所出的正宗嫡孙祁元訢。
皇太孙之立,实际上非常的突然,有许多元从武将当时都被遣离了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