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皇帝色厉内荏,表面上强撑,心中却不无恐慌,苏赢被杀?怎么他居然不知!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
姜偃回:“就在昨日,陛下召幸十四名宫人的夜。臣在得知第一线的消息之时曾派人叩宫门求见,得到的回复是,陛下分身无暇,不见。”
第86章 太皇太后出山
皇帝脑中轰然一声。
竟是昨夜里发生的事情。
一直到此刻还没有人来向他禀告, 是了,河间距离此地快马来回也需要两三日,如果元昭宜有心隐瞒,确实可以再拖延上一段时日。
但昨夜里, 姜偃就已经知道了!
皇帝记得, 听泉府成立之初, 本质是为了监察民生, 国师代神明授法旨, 取信于民,为皇权树立不可撼动的威望。为了便于行事,成立听泉府的帝王授予了第一任国师大魏最精锐的影卫, 这批影卫被国师利用来制造负责收集情报的暗桩, 遍布于天下, 并且久而久之, 成为了听泉府的私兵。看起来,听泉府仍然被架空, 并没有实权,但其实连皇帝都已弄不清,听泉府门下的情报网建立到什么程度了。
姜偃今日, 只是对他漏了一个底, 他的消息,比他这个帝王还要灵通。
皇帝满脸深重的戾气,咬牙道:“苏赢是朕钦点的探花, 是朕指派的榷茶使, 谁借给河间王的包天狗胆,居然敢杀朕的榷茶使!”
姜偃的神色依旧那般淡淡的:“是民意。”
皇帝倏然呆住,语塞。
姜偃仍旧望着他, 黑眸犹如八百顷无风平湖,冷静深邃。
“陛下可知道,何为民意?”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必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河间因为禁榷暴动已久,河间王杀苏赢,无罪。”
河间盛产茶叶, 以各类花草茶为最,河间王软糯可欺,刚到任不久,又正好碰上禁榷令的实行,茶农义愤填膺,日日围坐王府门口,非要这个皇亲国戚给一个公道。为什么茶叶卖得好好的,突然就非要实行什么榷茶制度,还要增收大额茶税,上面要断老百姓的活路,就不能怪他们奋起反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