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页

公主嗜我如蜜 风储黛 935 字 2022-10-16

第34章 天才神童陨落记

“这名字有些耳熟。”

然而仅仅是耳熟, 元清濯在脑中搜寻无果,确认自己并不认识他。

吕归州看了一眼元清濯,道:“二十年前,苏氏在大魏誉满天下, 公主或是不知, 苏嬴的祖父就是前昭明寺卿苏长颉。他是两朝老臣, 亦是文坛泰斗。之所以与公主约见一介亭, 是这里, 亭下石碑上所录《一介亭记》,出自苏老的手笔。这块石碑立在这里已经数十年,无数人曾来观瞻膜拜过。”

从吕归州的口气里, 依稀能听出, 他对前代先贤的敬仰之情。

只可惜元清濯是一赳赳武夫, 他要不说, 恐怕她是一辈子也不会留意到一介亭外的那方石碑。

她回眸,一介亭外碧水微澜, 在缦回的白玉阶下,一座古朴而毫不惹眼的石碑默然凝矗。

走近了看,能看到上边风雨侵蚀腐朽的残迹, 与刀剑磨刻的伤痕, 自右上角,已经破出了一条几乎直入腹地的裂隙。

上面的《一介亭记》却字字铿锵,犹如铁画银钩, 足可见浩然之气, 便犹如一个面对斧钺汤镬而不馁的志气昂扬的士兵,都说字如其人,其间文人风骨可见一斑。其文亦是哀梨并剪, 璧坐玑驰,整篇读下来一气呵成,没有一个字赘余,既是极言湖光山色之妙,而又言之有物,哲思深远。

当时推这位苏大人做文坛泰斗,也是有原因的。

元清濯就停立在这方是碑前。

苏长颉其人她并不是没听说过。

他曾经在昭明寺供职并掌管诏狱,凡是涉及官员的案件都需要他来审理,听说由他审理的案件无一冤假错案,惩治了无数佞臣贪官,还富于民,百姓都说,有苏大人在,便是拨云见日,头顶一片湛湛青天。

“我听说,后来苏长颉因为诗案被贬柳州去了。”

这也是元清濯最后一次听说苏长颉的事迹,贬他的不是别人,正是她父皇。

然而她一向不喜欢问朝政大事,何况是文官之间的倾轧,那不是她一介武夫能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