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蓓应下之后,却说:“皇上别忧心,当初皇后娘娘是带来了不少嫁妆不假,不过后来您的伴读之一、尹雪城尹大人去了户部,想了不少既不伤害百姓,又能营收的法子。如今的国库,已经不像当年那样紧张了。”
裴熙长叹一声:“就算是这样,华北大旱,饥荒尚未缓解,朕怎有心思享受锦衣玉食呢?”
裴熙现在算是明白,倪皇后为何要亲自勘察需要修缮的 殿宇、拟定修缮方案了。除了个人喜好之外,看倪皇后的意思,应当是为了在保住皇家颜面的同时尽量省钱。
倪氏出身于巨富之家,尚且如此,可见大齐的财政状况仍然不容乐观。
不过这是政事,裴熙不欲和宫女诉说太多,转而问道:“你说……户部的尹雪城,是朕的伴读之一?给朕讲讲他吧。”
之蓓颔首道:“其实平日里我们都唤他为‘小尹大人’,因为他的父亲尹大人是太子少傅,如今的阁老之一,三朝的老臣了。小尹大人也是柔妃娘娘的弟弟,比您小一岁。天成十六年入宫伴驾后,就与您感情甚好,时常一起玩耍。”
“朕知道了。”裴熙拿出自己的小本子,将尹雪城及其人物关系都记录了下来。
她这个本子看着不大,实际上分门别类地记载着裴熙身边的人和事,很是实用。
根据人员类别,裴熙将册子分为官员篇、后妃篇、皇嗣篇、世家篇和宫人篇。凡是了解到一个新的、要紧的人物,她便记录在上面,并且记录得十分详细。比如皇后今日说她喜欢粉色,爱吃甜食,裴熙就都给一一记录下来了,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按说这样的事情,她是可以吩咐底下人来做的。不过旁人收集来的信息,一来不能那么私密,二来不便于裴熙记忆,所以裴熙便亲自动手了。
反正她现在闲着也是闲着,写写笔记还能练练字。
说来神奇的是,她的记忆虽消失了,写字的本事却没有落下。伺候她笔墨的之茗都说,裴熙如今的字甚至比过去还要好。
记完有关尹雪城的事情之后,裴熙顺口问了一句:“朕记得先前之茗说过,朕还有一个伴读,名叫萧……萧宴?是个什么侯府的公子吧。”
“是靖宁侯府的公子。”之蓓爽快道:“其实说是公子,和未来的世子也差不离了。如今的靖宁侯世子正在西北戍关,一心为国,无心女色,膝下只有这一位公子。”
裴熙一一记录下来后,颔首道:“朕还有什么其他的伴读吗?”
裴熙原本只是随口一问,不想之蓓却道:“有呀。大名鼎鼎的殿帅,慕水寒慕将军,便是最早跟着您的伴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