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平是那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他说不出什么好的方案,但也不同意修路。
至于林知青,他倒是微笑着看向顾音音:“我支持修路。”
余芳自然也是无条件支持,村委会本身就这几个人,孙平愤愤不平地走了,顾音音也不搭理他,开始策划着修路的事情。
实际上村里人对于路的期待非常地高。
如今乡村都还是土路,每到下雨几乎都不能走人,泥泞能没到脚腕处,出行非常不方便,更别提农忙的时候了。
听说顾音音要修路,不少人站出来表示自己没钱,但出力绝对愿意。
修路要花钱,沙子水泥都要钱,孙平是知道的,村委会几乎没剩下什么钱,修路?就凭一张嘴说修就修了?
可谁知道第二天他就被惊住了,顾音音带着一群村里的男子汉亲自上山去敲石头,再一筐一筐地背下来。
“同志们!这修路造福的不只是我们自己,还有我们的子孙后代,请大家相信我,路修好了,我们的日子也会跟着好起来的!”
上山采石是个体力活,十分地累,一开始有人支持顾音音,可是逐渐的,哪能每个人都不怕累?
有的人就不愿意去了。
“这修路一毛钱工钱没有,我不修!”
顾音音也只是笑:“行,不愿意修路的到时候可不许走这条修好的路!我先把村南头这条路修成石子路,参与修的可以走,不参与修的统统不能走!”
那些人就梗着脖子:“不走就不走!泥巴路我们走了那么多年,不也过来了?”
整整半个月,顾音音带着十几个村里大汉,从山上一筐一筐地背石头下来,甚至沈国安每次从布料厂回来,也亲自去背石头。
只是每到晚上,他就索取回报,一次次地几乎要将她揉碎在自己身下。
四月初,一条崭新漂亮的石头子路铺好了,虽然跟水泥路柏油路比不得,可却比泥巴路强了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