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页

“若是陛下将来秋后算账又该如何?”虽然被李初抓住把柄,没有选择的机会,不代表他们就愿意这样,任凭李初的摆布。

“朕需要考虑秋后算账?朕就算现在把你们全杀了,也没有人敢置喙,朕需要多此一举?莫让朕觉得你们那么蠢。”李初看着这么一个个人模狗样的,听到这样质疑的话,满脸尽是不屑,怎么会有这么蠢的人?

虽说李初站在他们的面前,根本已经帮他们做好了决定,要么帮李初要么就死,傻瓜都知道怎么选。

纵然如此,总是要装着商量商量。

“还请陛下让我等商量商量。”就算没有多少权利也得尽量的争取一下。

“给你们一个时辰的时间,一个时辰之后,如果你们不给朕答案,朕就帮你们做决定。”李初的耐性有限,对于他们现在还想装模作样的样儿,压根不放在心上。一个时辰是她的底线,一个时辰之后,如果这些人依然还想装,李初绝不奉陪。

其实答案大家早就可以猜到,谁都看得出来李初大权在握根本不是他们可以对付的,尤其现在落在李初的手里,外面的兵马也不知道什么情况。想作乱也得有底气才能作。

有了这一回,虽说李初没有杀人,但是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起谋反之心。

李初如她所说的,将大周之内的所有生意,独家的配方全部公诸于众,布料丝绸的生产配方,以及各种先进的技术,全都亮出来。

谁也没有想到李初会有这么大的手笔,拿到李初给他们的配方时一个个都不可置信,还以为又是李初设的套拿回去让家中的工匠一试,好吧,做出来的东西真和李初做让人做出来的一模一样!

对此那些跟着李初一起做事的李氏宗亲颇有异义,要是不把配方公布出去,他们就能一直把持这些生意,能赚很多很多的钱,可是配方一旦公布出去,从今往后他们就得费尽心思的和人竞争。

“你们是不是忘了朕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天下的生意最忌垄断,朕既然不允许垄断,朕自当以身作则。这么多年你们赚的也不少了,心生懒惰,朕都看在眼里,若不给你们一些压力,你们不会再有曾经的进取之心。现在大家都是同样的起点,且看谁的本事更高一筹,能在这个基础上研究出更好的布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只有人不断的进步,工艺不断的进步,社会也会跟着不断进步。”

作为一个帝王,李初看得比他们更加长远。他们盯的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李初看到的是天下,整个时代都在进步。

随后,改革颇见成效,李初开始提出组织商队远航,特别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李初以皇帝的名义以天下的兵马远航他国,而是组织各家有意发展国外生意的人一道出海。

如今大周的经济已经慢慢饱和,很多人都看到生意不好做,可是大周有的这些东西对于他国来说很多是没有的。

那些往西域或者是突厥去过的人都知道,大周的东西在国外有多难得,就算是造纸术,同样都是他们所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