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说的是。”李初能够牢记这一点,也让他们牢记这一点。对于他们来说是好事,一个两个的都应着是。
姐弟开始聊起这些年来的经历,有意避过李哲经历的那些痛苦李初问起李哲这些年来自己送去的衣食等物李哲是否收到,一样样的问,李哲都想起来,件件都收到。
在最难的时候能够收到那些东西,对李哲来说就是天大的好事,那时候的他无尽的欢喜。
“公主王爷。宴会已经准备妥当,陛下请几位过去。”聊来聊去,时间过的很快,天也快黑了,武媚娘身边的人过来相请。
四人说得挺好的,虽然分别多年,可是总有书信往来,知道李哲的日子难,他们也尽自己所能的帮助李哲,说了几句话,所有的生疏消失不见,就好像那么多年前他们在一道说话聊天。
内侍来报,四人都止住话题,一个个整理衣着,对视一眼,一如当年的默契,李初站起来,“走吧。”
接二连三的人跟在李初的身后,一到走往宴会的方向。
看着这样的四位,宫人的眼中流露着晦暗不明的意味,最后低下头随他们而去。
他们四个到的时候,李氏宗亲的人,武家的人,全都到齐了。城阳长公主居于首座,看到他们四人行来时,脸上露出笑意,其他的李氏宗亲的人神情复杂得多,在落到武家人的身上,却都是流露着恨意,只是稍纵即逝,很快的恢复。
“见过诸位长辈。”在座李氏宗亲的人确实都得李初换一声长辈,所以李初领着弟弟妹妹们给他们见礼,所有人也受之无愧。
“公主这一仗,不战而屈人之兵打的漂亮。”李初对东突厥用的手段,所有听闻的人都叹为观止,第一次知道仗能这么打的。
“多年准备,方有今日的成就。”李初可不诱导人,对付东突厥李初能用的办法,并不是对所有的国家都能用,如果不是李初和东突厥之间的商贸往来过于亲密,而且牢牢的掐住东突厥的经济命脉,这场仗打得就没有那么容易。
瞧瞧李初和契丹打的一仗就是拼实力,看谁的脑子好看,谁的将士不怕死。
“那也是公主早有先见之明,料定东突厥来日必会进犯,所以早早做好准备。此大功,公主受之无愧。”对李初心悦诚服,五体投地的人不要太多。无论勇敢,智谋,李初哪样都不差。如果李初是男儿,是皇子,岂有武媚娘的今天。
一直由李初压制着不能对武媚娘称帝一事有任何不满的李氏宗亲,那也只是将所有的愤怒隐藏在平静的面具之下。看到李初的出众,就让他们看到了希望。现在他们最盼望的就是武媚娘赶紧退位。
“也是朝廷调度有方,若没有几十万大军陈兵在外,纵然我有再多的手段也施展不开来。所以功劳非我一人,而是大周上上下下一道努力的结果。”李初都到这个地位了,压根不需要抢什么功劳来撑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