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页

没有人能够否认武媚娘对历史的成就还有后世的影响。

“我想开武举。也是受科举的影响,既然文能科举取士,武为什么就不能?”武媚娘的脑子转得飞快,有些事有些人可能永远都想不到,但是武媚娘却可以。

而且从本质上,武媚娘是一个多变的人,也真是因为多变,才会看到多层角度的事情。

“开武举是好事,但是为什么不考虑建军校?自古以来都是重文轻武,到了守成之君,因天下太平,战事少而令武将倍受文官压制。如这宰相之人,懂得行军打仗的人越来越少。当年父亲在世时,自英国公去后,吐蕃因何敢犯,不过就是因为大唐没有像英国公那样的人可以令天下将士皆服从。”很多问题,李初早就发现,只是一直以来没有能够一举解决。

既然武媚娘现在提起武官的事情来,李初干脆说到底,想要解决就必须从根子上解决。

“宰相共有七位,为什么就不能定下规矩?必须有两位知武事,只有懂武事的人才能指挥打仗。也让天下人都明白,不是习武就没有出头之日,只要有本事,谁都可以成为宰相。”李初确实早就有了这个念头,现在明明白白的告诉武媚娘,就是希望武媚娘能重视,有些规矩可以从现在就开始改。

像武媚娘这样喜欢另立标新的人,绝对会喜欢李初给出的主意。

武媚娘道:“可是你要知道为什么文人都看不起武将,那是因为武将粗俗。”

“有谁规定武将就得粗俗的看看从前的大将军李靖,英国公李绩,这样的人粗俗吗?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和陛下提议办军校。但军校就是为了培养文武双全的将帅人才。如果不是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要特意建这样的学校?文人都看不起武将,可是明明武将为天下的安定出生入死,为他们挡在前面,这样的想法本来就是不可取的。想法有错就要纠正,更应该让武将证明他们绝对不会比文官差到哪里。”

李初摊手证对武媚娘一一反驳,武媚娘眼睛一亮道:“所以,你来办这个军校怎么样?”

所以说,李初提出好办法,武媚娘就更希望李初能够亲力亲为把事情办好。

“钱由谁出?”丑话得说在前头,就算是亲母女也得明算账,更别说眼下她们母女的关系并不亲近。

要是以前李初二话不说能够先帮武媚娘把事情办好之后再算账。现在绝对不行。

在是有钱的李初,也希望把自己的钱用到刀刃上,虽然建立军校的事情也算是刀刃,但既然是武媚娘也希望做到的事情,这些钱就应该有武媚娘自己从私库里拿出来。

大周的天下要说富裕的人,李初是,武媚娘同样是。

因为从李初开始不断赚钱之后,但凡李初的生意,武媚娘都毫不犹豫地插上一脚,和李初一起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