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吏,女子,武媚娘必须要一批完全和她站在一边的人。所以下面的这些朝臣必须要选择一个。
傻子都知道酷吏是干什么的,要是再让酷吏们出来,这满殿的臣子有多少能继续活下去?之前那几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日子,难道他们过的不够,想再继续?
如果这是他们的选择,武媚娘表示自己肯定会支持。
就算有人不怕酷吏,可是有太多的人都怕,所以那一位还想开口,就为拦住不让武媚娘开女科的事情,已经有人先一步站出来,“陛下举贤纳才,臣等并无异义。就依陛下所言,允许女子参加科考。”
不傻的人都知道应该怎么选择,所以哪怕有人铮铮傲骨,不想让女子入朝,可是女子入朝那怎么都比酷吏横行的好。
“安定公主主考,你们有什么意见?”还有一件事没说清楚,武媚娘可不得说出来。
“公主贤明,德行为天下称赞,甚佳。”就算现在有人说李初只是一个公主,不合适,但是谁也不能否认李初这么多年在百姓在官员中的声望。这确实是一个胸怀宽广,而且有识人之能的公主。
武媚娘想到这些主意都是李初出的,酷吏,女子,哈哈,他们最怕的是酷吏,最不想让武媚娘实施的就是酷吏政策,现在好不容易这些酷吏全部被打入大牢,谁也绝不会愿意再让人放出来。
那么就算他们不能容忍女子出仕参加科考。但是相比酷吏带给他们的压力,生死的威胁,他们依然还是会选择让女子有机会参加科考。
所以从一开始,李初把酷吏留着不审,就那么关着他们,就是留着震慑,绝对的震慑。
武媚娘从心里发出感慨,李初算无遗漏,步步为营,着实厉害。而且还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也能解决一些大问题。
酷吏这些人李初定是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的。但是,李初没有从一开始就解决这些人,更是借用武媚娘打造的震慑,一步一步促成现在女子可以参加科考的局面。
懂得借势,善于用势,这样的人不成功是绝对没有可能的。
所以武媚娘内心是高兴的,为李初这份本事,这份心计,天下人的心,她都料到,也觉得可以用。
“那么今岁的科举就这么定下啦,诸位一道商议究竟出和考题。”武媚娘完全达到目的,自然欢喜,所以语气缓和。让下面的朝臣们一道商议,究竟这一场的科考应该怎么考?
朝臣们连连应是,武媚娘又想一件事,“还有一事,从明天开始安定公主随诸位一道上朝参与朝政。”
这件事想必李初并不想,但是武媚娘想像自己将李初推在最前面,直临所有的质疑和风浪,很多事有李初帮她做,会比武媚娘自己亲自动手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