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页

次年,官员鱼保宗上表,以受四方之书,武媚娘置铜匦。

所谓铜匦,不过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大铜箱子,分别有四个侧面,青、红、白、黑四种颜色。

青色朝东面,是为自荐,凡以有能者,皆可自荐之;红色朝南面,是为征集天下人对朝廷的看法,尽可畅所欲言;白色朝西面,承伸冤之信,若认为谁人冤枉于你,可下告;黑色朝背面,却是告密之信。

不仅如此,武媚娘竟然发动群众当面告密,直接颁下诏书,若是当面告密者,查有实者加官进爵,不实者亦不处罚,反而荣归乡里。

如此一来,天下皆是动荡。众人皆知武媚娘怀有异心,但是这样大肆的发动群众,排除异己,武媚娘不可谓不狠。

但是一时之间尚且没有多少人放在心上,毕竟,他们不认为武媚娘真的会大行酷政。

可是李初却在第一时间通知所有李氏宗亲的人,从现在开始不许任何人做出任何不妥的举动,就连话也得给她三思而行,牢牢的记下一句话,祸从口出。

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武媚娘这样不留余力地发动所有群众帮她盯人,摆明就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对她心怀不轨,有意要加害于她的人。

不用说,这样首当其冲的必然是冲李氏宗亲的人。如果在这个时候,李氏宗亲的人不懂得收养生息,管住自己的嘴,那么,迎接他们的将是灭顶之灾。

对于李初来说约束李氏宗亲的人不算太难的事。只有少数的长辈压根不把李初的话放在心上,依然我行我素。但是这些人,李初打量他们的身份,看不上李初都是轻的。

要么就是高祖李渊的儿子,要么就是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一个两个的都是能在李治的面前大声吆喝的人,对于李初,一个小辈又是女郎,既然敢让他们对武媚娘俯首称臣,无视武媚娘把持朝政,他们一句都听不进去李初的话。

在这个时候,庆山地动,竟然都以为是祥瑞,纷纷上表一通夸赞武媚娘,李初完全已经不想再看。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武媚娘让李初进宫,也没有其他的大事,就是要商量李初和武敏之的婚事,三年孝期,终满。

“当年你出嫁时过于仓促,这一场婚礼一定要为你大办。”武媚娘显然心情很好,让李初入宫,提起李初的婚事,神情之间皆是得意。

“如果太后让我进宫只是说起婚事,那么太后看着办就好。”这件事根本就没有李初说不的权利,武媚娘想要大肆的举办这场婚礼,就是想让天下人知道武家和李家的人和睦相处,宛若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