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页

天下大旱,谁心里不着急,谁心里不盼着能有人想办法解决问题。如今已经找到办法了,只是有风险而已,有风险大家一起承担。而不是一味的扣在一个人的头上。试就有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不试这一年不知会有多少百姓要饿死。

李治决定的果断更让宰相们分步去实施,这一夜,宣政殿灯火通明,不管是让百姓迁移,还是想办法引长江黄河之水入田都不是小事,一定要想尽办法的安排妥当。

不过就这件事也让李治和武媚娘看到了裴观的本事,裴观不是只会新修水利而已,对于如何迁移百姓还有安顿百姓都有自己的办法。

至少一干宰相听得连连点头,当年见证李初和裴观他们成婚的宰相们,心中都在暗赞李治和李初的好眼光。

以至而来的还有惋惜,因为裴观这么多年,不管谁和他说出仕的事情,裴观就是不愿意。

“你们竟然同样姓裴,不如我举荐你入工部如何?”裴炎开口,一手搭在裴观的肩上,显得很是亲切的开口,希望裴观能够同意。

不想裴观摇了摇头,“裴侍中客气了,观无入仕之心,只想兴修水利,造福百姓,官,当不当不过如此。”

背后有一个李初为他撑腰,又没人敢得罪他,无拘无束,只做自己想做的事,当官也没他那么快活。裴观是个聪明人,他又怎么会愿意跳进如今这朝廷的泥泞之中?

只是李治和武媚娘听到裴炎的话,神情闪过一道尴尬,只怕裴炎自己都想不到,眼前的这个人是何身份。

不知道也好,知道反倒麻烦。只是裴观,究竟知道或是不知道自己的祖父是何人吗?

李治和武媚娘就算心中有着疑惑,但都不会把话说出来,如今的情况,裴观和裴炎这样挺好的,要一直保持才好。

因为天下大旱,李初和裴观只能再次分离,裴观前往主持引水之事,接下来,就得看看事情能不能干得漂亮。

虽然李初是在长安,但是裴观那边的事情,李初是全力配合,调动一切它可以调动的人帮忙安顿百姓。或是准备相应的引水需要的材料,不仅是朝廷全力配合,地方也全都集中所有的精力,应付这件事情。

二十天后,终于传来了好消息,裴观不仅成功引长江黄河之水入田,更没有令水淹没旁边的村落,这样的好消息传来满朝皆喜。

李初何尝不是暗松一口气,没有损失,更解决了旱灾的问题,再好不过。

裴观这一次是立了大功,不过裴观一如既往的拒绝了所有的赏赐,因为引长江黄河之水入田的收尾还有很多,裴观一直留在原地收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