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页

第二日见李治的的时候,李初将昨天和武媚娘的所有对话都告诉李治了,李治听完后只道:“是该让她知道了,一直的瞒着,瞒得过一时,瞒不过一世,从你的嘴里透露出去也好。”

这个时候想到都是对李初有好处的事,李治……

“母亲的心里是有父亲的,如同父亲的心里一直都有母亲。”李初可以肯定,他们两个人之间原本是有些真感情的,可是随着时间流逝,有些东西变了,但不管他们再怎么办,有些温暖还是留在身上。

李治不否认,笑着道:“自然是有的,正是因为心里有着你的母亲,所以愿意把最好的一切给她,仅仅只是希望将来的一天,我们能够白头偕老。可是天家的夫妻,无论一开始的初衷是什么,有了权力插在中间,后来总会变成我们不想看到的样子。”

“再来一次,父亲还会选择走同样的路吗?”李初问李治,李治没有一丝犹豫的回答,“会,一定会,朕有四位顾命大臣,朕太明白扶起一个大臣对于朕来说,对于将来的皇帝来说是有多大的掣肘,相较之下,我依然会选择你的母亲。只是,朕最大的错处是低估了你的母亲对于权力的渴望,更没有想到她虽为女流,手段却如此的狠辣,与你祖父不遑多让,那么多年,她在你祖父身边确实学到太多的东西,多得我都无法否认。”

是的啊,李治看得比谁都清楚,武媚娘像李世民,不管是那雷厉风行,还是朝纲独断的做法,都很像李世民,没有想到,他一个当儿子的人不像李世民,竟然是武媚娘学到李世民治国安天下还有用人之法。

李初看得出来李治对武媚娘的欣赏,武媚娘,对于李治来说是很复杂的,正是因为如此,有时候李治看着武媚娘时,都不知道如何对待她才好,到了最后来,有些放纵,也想看看武媚娘能走得多远,走得多长,然后竟然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初儿,你母亲有很多的长处,建言十二章的内容便可看出你母亲的胸襟气魄和远见。当年你放一放不议的母死父在依然要守孝三年的事,谁不以为当年你就是闹一闹,事情搁置这些年,没有人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可是你的母亲却一手促成了。初儿,你要多和你母亲学习。”事情,武媚娘可以隐忍多年才开口,才表现出来,仅是这份忍字,李治就希望李初可以学会。

“不争一时之气,强者避,捉住时机,再将人一击毙命,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初儿一定要学。”李治提醒李初,他对李初寄以厚望,所以更希望李初能够做得更好。

“是。”李初是个好学上进的人,自然听进得李治的一番话,也愿意按李治说的去好好学学,学到李治的本事,也学到武媚娘的一身本事,将来,她才能担起李治留下的重担。

李治很高兴李初的听话,“你听说过田游岩此人吗?”

提到这个人,李初想了想道:“听说过,此人有才,可是只听才名,却没有见过他文章本事,父亲?”

“我想请他出山,盼他能如商山四皓一般,将来能为太子安定天下,稳坐太子之位。”李治的打算,并不怕和李初说白了,各种准备,李治是不可能,也不会让自己完全处于被动之状的。

“你母亲知道我的身体每况愈下,她会多陪着我的,自然也会加紧时间准备,我们现在就要看看究竟会是谁快。”李治知道最后他依然要和武媚娘斗,这一斗,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这些事你不要插手,这是我让你留在宫里,陪着我的要求,如果你做不到,就算你出家,就算从今往后你都不再管李家的事,管大唐的事,那也可以。”李治有自己的要求,所以这个时候,李治表露出自己的想法和决心,绝不允许李初在这个时候依然的一意孤行,最后让自己落入尴尬的境地。

他现在不管和武媚娘怎么争夺,一但他不在了,武媚娘不会记得他的不是,只会记得他的好,李初如果在他们的事情里掺和太多,对于李初是大不利。

武媚娘会从现在开始就防备李初,认定李初是站在李治一边的人,那么这么多年来李初一直坚持的不偏不倚,得以让武媚娘相信她的理由,都将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