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页

完全傻了眼,相交绝对想不到有这样的一天会被一个道士牢牢的将她和武媚娘拴在了一起。

不,是告诉武媚娘她的重要性。

李初想捉头,为难极了,这个道长,他到底是有真本事,还是假的?

好奇得半死,同样也为难得半死。要是他能像对待李贤一样的对她,李初能把人怼死,现在人家却一个劲的说她的好话,叫她好为难啊!

萧太后:“群主,坚定你的初衷,打击这个臭道士,你是为李贤而来的,不能忘记这件事的啊!”

李初想想也对,不能因为人家说了一通对她有利的话就忘记自己的初衷,这是可耻的。

“明道长对我的事知之多少?”李初震惊是震惊,可是没有忘记最最重要的事,虽然面带笑容,还算问得客气,总觉得有杀气。

明崇俨轻声地道:“陛下和天后一直都对公主赞赏有加,可是贫道很清楚,公主并不相信我,或者更贴切的说,公主不喜欢贫道。”

李初坦然地承认,“不错,我确实不喜欢你,不喜欢你一个方外之人,跑到长安来装神弄鬼,更不喜欢你借所谓的神佛之嘴,陈时政得失。最后,挑拨离间太子和母亲的关系。”

听到这样直白的话,明崇俨脸上的笑意更深,“公主果然是直率之人,心里想什么都敢说出来。贫道佩服佩服。”

连声的说着佩服,何尝不是对李初的肯定,明崇俨继续地道:“有些事公主比我清楚。贫道虽然是方外之人,可是生于大唐也该做利于大唐之事。”

“不论其他,只道太子心胸,公主以为太子的心胸可堪大任?”明崇俨看出李初的不认可,显然并不认为明崇俨的心里真能有家国天下。

明崇俨早就习惯了旁人对他的轻视,但并不在意,不论他人如何,只说李贤,李贤是什么样的人,李初不知道?

“那也不是道长应该直言相告的话。”从李贤的身上入手李初一时无话可说。

“贫道并不相信公主是个对修道之人有偏见的人。天下人,天下事,谁都有资格提出心中的看法,听闻公主办了一家百姓日报,报纸中刊登的很多真知灼见并不是朝中重臣所写,而是寻常的百姓,更有像贫道一样的方外之士。”

不得不说明崇俨确实对李初了解甚深,连李初的手里都有什么,做了什么事他都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