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页

“因为此事公主和天后争执,朝中虽然不敢传论,但各自心知肚明。臣自然也是知道的。”狄仁杰说的都是老实话,当时想劝李初不要和武媚娘正面起冲突,盼她们不好的人并不在少数,只是所有人都进不去李初的府邸,最后只能默契的不敢多提。

李初望向远方,看着人来人往,目光变得游离,“自己的兄弟,我比你们更了解他们的性格。狄大人也说过太子年轻不懂得藏拙,不明白作为一个太子想要稳坐太子之位有多难?”

“他以为自己成为了太子就是板上钉钉的皇帝,却不知古往今来有多少太子可以顺理成章的继任成为皇帝。错而不自知,听不见进谏言,依然我行我素,狄大人,不是我不想帮忙,而是我帮不上忙。”

对于李贤李初早就已经放弃了,一次又一次的劝告,可是,李贤一句都听不进去。到如今他到底引起了多少人的不满,只怕他自己都不清楚。

如狄仁杰这样的臣子想为他尽心,若不是没有办法从李贤的手下入手,又怎么会寻到李初这里。

“公主,这是太子,国之储君,纵然太子有再多的不是,还请公主宽恕。万不能看着太子被废。”狄仁杰面露悲痛,何尝不是带着祈求的希望李初能够出手。

李初摇了摇头,“狄大人是个聪明人,你心里比我清楚,有些事的决定权不在我手上,我说话做事都比不上李贤这个太子自己落实。他自己的太子之位,他都不想如何保全,你就是再心急,再想让我帮忙也是没有用的。”

对于李贤的结局,李初分明已经可以看到。狄仁杰何尝不是同样看到了?

只是相较于李初平静的去接受,狄仁杰却是不愿意就这样接受的。

“公主。请公主三思。”狄仁杰再次哀求,如果狄仁杰有办法改变,就不会寻上李初了。

“狄大人,你是国之重臣,你能为太子如此忧心是太子的幸事,只是太子不能领受,这就是他的过失。狄大人,不可强求,太子之位,承天下之人,本就不可轻率,一个太子如今保不住自己的太子之位,将来也坐不稳这个江山,这个道理我懂,你也懂。”李初又不是受儒家思想长大,一味只知忠君爱国的迂腐之人,太子也好,皇帝也罢,本就该有能而居之。

狄仁杰确实明白,只是不愿意接受。他原以为李初也是不愿意接受的,如今看来却是不然。

长长一叹,狄仁杰抬头望天,今日的天气很好,可是,想到大唐的天即将要变,他这心中不能平静。

“狄大人,为官者虽然为君,但亦为民。君不能择,民可抚之,我们就像这样,知天下不平之事,平天下不平之事。为民伸冤,为死去的人讨回公道。不好吗?”皇权之争李初一点都不想掺和,哪怕那是她的兄弟父母,还是这样子管管百姓的事,评评天下的理比较适合她。

叫李初一提醒,狄仁杰也想起来了,治国平天下啊,都是和百姓息息相关。对,太子谁当都好,最重要的还是安百姓。反正李家的天下,最终总是要落在李家人的手里,真要是哪一天不落入李家人的手里,李初会第一个站出来的。

“狄大人,请。”李初端起茶请狄仁杰,狄仁杰茅塞顿开,也端起茶同李初喝起茶来。

和狄仁杰算是达成了一定的共识,狄仁杰走了,李初也准备回府去,萧太后八卦的问:“群主你打算怎么引蛇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