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在叫好,独独只有李初和裴观动都没有动一下,李初那是知道其中的猫腻,裴观?
“这样的江湖术法,改日公主如果想看,我可以表演给公主看。”
这话落在李初的耳朵里可是不小的惊喜,裴观竟然也懂得其中的道道?
“公主不信?”面对李初显得不怎么相信的眼神,裴观询问,李初赶紧的道:“不。”
那样的一群道士能做出来的事,怎么能说没有别的人懂得其中的道理,道士能明白的道道,裴观懂得,没有什么奇怪的。
“天皇,天后,贫道明崇俨参拜。”一群道士里出来一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看起来确实仙风道骨的,但用这样的手法出场,不过就是为了哗众取宠,李初并无多少的好感。
萧太后一听此人咦的一声,“竟然是他。”
李初问:“此人有名?”
萧太后:“十分的有名,因为他而引起了一桩惊天大案,群主要听听?”
李弘的事后,关于将来有可能发生的事,萧太后并没有专门问过李初什么,今天这个时候问,只是想知道李初是否依然的坚持从前的想法,不想知道太多关于未来的事。
李初想都没有想的说,“不必。”
是的,不必,就算没有办法改变李弘的死让李初难过,并不代表李初要因为这样而想尽办法的知道未来的事,所谓未来,史书上记载的难道就连枝末小事都有?竟然不可能事无巨细的写下来,也就是说因果的关系并不是固定的,那么知道结果并不见得是好事。
李初依然坚持凭自己的本事能力去一步一步的发掘一切,而不寄希望于所谓的未来,若是如此,到了最后,李初或许会迷失自己的本性,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做成什么事。
萧太后佩服李初啊,都这样了,李初依然能够坚持初儿,说不变就是不变,不想知道所谓的未来,只想凭自己去改变。
“明道长之名朕早有所闻,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朕想请明道长入宫为朕讲道,不知道明道长可愿意?”在李初和萧太后一问一答之间,李治征询地问,目的只有一个,请这位明崇俨入宫。
要说李家的人都是信道的,如今的大唐,那是道家盛行,李治对于这些迷信的事,李初是一直都弄不明白他究竟是相信或是不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