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页

萧太后:“人生得意需尽欢,群主不用想得太多,想得太远,过好当下难道不重要?”

李初郑重地回答:“眼下,最是重要不过了,若是连眼下都无法掌握,若是连眼下都控制不住,还要过什么?”

将折子上面的墨汁吹干,李初道:“看看文成姑母,她这一生为大唐不远千里的去往吐蕃,吐蕃如此待她,她只是想回到自己的家,回到自己的国而已,都有那么多的人不同意,巴不得文成姑母死在吐蕃。人心太贪了,他们永远只想无限的索取于人,而从来都不曾考虑过回报一二。”

萧太后:“骂他们,狠狠的骂这群忘恩负义的人,不能就那么饶过他们。”

李初道:“不仅要骂,我还要抽他们的脸。再有提起让文成姑母往吐蕃去的人,就该让他们自己去,要是他们这些自诩国之栋梁的人都不敢去,最好不要再要求任何人按他们的大义去。”

所以说,李治让李初写折子这事,完全是觉得事情太小了,恨不得李初把事情闹得更大一些,天翻地覆的好。

第二日的早朝,李初直接将折子送到李治的手里了,李治连看都不看,只是给了德宝,“一会儿当众念来。”

有后门的人,折子直接送到李治的手里,李治连看都不看,干脆利落的就让德宝当众念出来。

“陛下,奴先给你念一遍?”德宝不过是为了安全起见,小心翼翼的询问,思量是不是让李治先听听李初的折子上究竟都写了什么。

李治摇头道:“不必,朕的初儿会怎么说话,朕心里有数,一群忘恩负义的人,就该让人狠狠的骂一通。”

是啊,怎么能不骂骂,李治对于李初将文成长公主接回大唐的事举双手同意,一个为了大唐付出半辈子的人,受人陷害,所嫁之国再无她的容身之地,怎么就不能回来了?

不愿意让文成长公主回来的,说是为了大唐和吐蕃再次修好,第一次的交好都成这样了,不顾两国之间的联姻,还构陷于文成公主,两国再交好,怎么交,交得了吗?

而且吐蕃经此内忧外患,他们还有资格和大唐抗衡?这个时候不需要文成长公主,吐蕃生怕大唐会趁人之危,巴不得求着大唐在这个时候不与他们兴兵。

李治从前一直地听过李初说起所谓的联姻是最不可靠的结盟,只有真正的强大才能让人害怕警畏,永远都不敢进犯。

和亲的事,有过一回就算了,往后他们大唐的公主再也不要和别国和亲了,都是忘恩负义,只为利动的人,管他们做什么。

虽然理是粗了点,但确实说得对。

李治可不想让天下人都觉得,身为皇帝的人能护得住天下人,却护不住自己家的姑母妹妹和女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