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人吃饱喝足的离开,李初立刻往宣政殿去,李治正让人按着头,可见一桩接一桩的事让他难受啊,一想得多,头自然就痛起来了。
“来了!”脚步声听见了不用人传报,李治听出来是李初了。
李初道:“天下各郡的商人上的万民书,请以商税,凡所售之商品,若达到一定的利,予以税收归国,父亲,请你过目。”
李初在李家的宗亲面前没有表现出半分的激动,可是到了李治的面前不需要藏着掖着,神情间的喜悦,让人看得分明。
“好!”李治高兴的叫着一声好,他知道李初为了做到此事有多不容易,一步一步的安排,让各人去同天下的商人打交道,最后才得来今天的成果。
德福上前接过,暗松一口气,多亏他们公主送来一个好消息,要不是有此好消息,宣政殿上上下下只怕连气都不敢大喘一下。
“父亲,正好因为大旱商人救济百姓,不妨打铁趁热,让何人上折促成此事的好?”好事是来了,更得想想让谁来办此事,促成此事。
李治问道:“你的心中可有人选?”
询问李初可是心中也有人选了?
“父亲以为李安期如何?当年他上书道贤路蔽塞,责在天子,他是一个敢说的人,从前敢说,现在更应该敢做。”李初对朝中的宰相个个都门儿清,李治笑道:“他啊,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
李初道:“不错,但父亲并不认为他是不二人选,你是想让谁来?”
“武敏之。”李治将名字一说出来,李初一下子僵住了,“让武敏之来?”
贺兰敏之已经改姓为武,承武士蒦之爵,眼下已经是武敏之了。
李治道:“不错,就是要让他来,你母亲想把人留下来用,想留下就留下吧,只要他能做事,留着也无妨。但是他不能成为任何人的人,他只能一生为朝廷尽忠,一世都为李家的人所用,现在是朕,将来是弘儿,是你。他太聪明了,得让他成为一个孤臣,孤臣者,此生只有自己,谁都不敢同他亲近,不好吗?”
李初不敢把李治的另一层意思说出来,偏偏李治已经道:“自然,这也是为了遏止武氏,武氏的人有用的不多,他算是不错的一个,这些年的历练下来越来越像样,如此就让他好好地为大唐所用,但不能为武家锦上添花,一个得罪太多人的武家嗣子,不会有人愿意同他往来的,所以你明白了?”
明白自然是明白的,不用李治说出来李初都知道李治存了这样的一颗心,正是因为如此,李初知道也不敢说。
“凡事有度,对你母亲和对你们,还有我都会很好。”是的,都会很好的,一直的都很好,只要能够保持住这个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