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仪和李忠谋反人证物证俱在,难道还是朕诬陷于他?”李治板着一张脸,双眸扫过跪下的臣子,想看穿他们的内心,求情是为上官仪,绝口不提李忠,因为只要上官仪无事,李忠自会无事。
忠臣,他们忠的是君,是国,或是他们自己?
李治知道作为一个帝王,他要容忍臣子的诸多想法,也必须允许他们想通过他名垂千古,在他有着同样的目的,也想利用这些人的情况下,他是允许他们存着旁的心思的,但都有一个底线。
被李治直问可是他诬陷于上官仪,作为一个臣子,怎么可能会去诬陷一个臣子?
“臣无此意。臣只是希望皇上可以下诏再查此案。”臣子垦求,起而拜,一拜,二拜,三拜,这是最真切的希望,望李治可以收到。
李治看得清楚,但是这件事到了现在没有后退的余地,因此李治沉着地开口,“此事已经交由三司查明,连三司一同查明定下的案子都算未查明,你想让谁来查?你?还是你们?”
暗指这些为上官仪求情的人,是不是让他们去查此案,他们才能认同,接受上官仪确实谋反的事实?
三司会审,面对造反一案慎重对待至此,李治有何做得不对的地方?
并没有的,可是他们到李治的面前,表明对三司定论下上官仪谋反的案子不信任,这是不信任三司,不信任李治,更或是只相信他们自己?
当官的都不是傻子,谁都能明白李治的言外之意,可是这件案子本就有诸多的疑点,定案之快让他们全都心存诧异。
张张嘴在想要怎么跟李治说才能既不会惹李治动大怒,又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李弘在这个时候想出面,李初一把将李弘拉住,嘴里轻声地唤着痛,李弘的动作一顿,还是顾着李初先吧,“怎么了?”
理由完全的够,都知道她前几天跪了一记,这一跪可是伤得不轻,太医都来看了,才得松口可以出门,李初就心急的赶到东宫要把李弘从忧郁中拉出来了。
“你赶紧的到一边歇着,父亲和诸位大人议事,你不可惊动。”李弘扶着李初,跟在他们后面的人想上前扶着李初的,没想到李初一个眼神扫过去,乖觉的人都退下去,完全没有要上前的意思。
李弘只好扶着李初靠到一旁的柱子去,至于李治听到动静,不吝啬地给李初一个赞赏的眼神,干得漂亮,他想让李弘来听,不是想让李弘来掺和的。
要是李弘出声,这些求情的人如同有了支撑,君臣之间有时候都是彼此看着彼此的笑话,莫要以为李治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