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皇上不可动摇啊!武后握过权利,心知大权在握的滋味,眼下更召道士入宫,行厌胜之法,这与前皇后有何异?”一旁立着的上官仪一脸的义正辞严,只想加重让李治明白一个道理。
武媚娘在前朝的影响力,再也没有人比李治更清楚,如果不是李治心里起了芥蒂,上官仪说的话李治怎么可能听进去。
废后的诏书都已经拟好了,就差盖上玉玺,不能改,不能改啊!
上官仪清楚的知道到了这一步意味着什么,如果不能废了武媚娘,武媚娘一定会废了他,上官仪怎么能死,怎么允许自己死。
武媚娘道:“臣妾召道士入宫,只是想听听道家修身养性之法,厌胜之术如何谈起。而且,上官大人说我用厌胜之术,与蟒氏无二,此话从何而起?”
“皇上待臣妾有恩有情,更对臣妾委以重任,上官大人以为只有你知道忠为何,我便不懂?忠于君,辅佐我夫,这是一个女子必做的事。皇上身体不适,因此不能理事,我不该帮皇上,我不能帮皇上?”
怼上官仪,无论是为臣或是为妻,武媚娘都比任何人更应该帮着李治,更没有危害李治的理由。
“皇上,妾还有什么不曾得到,妾已经是大唐的皇后,妾的孩儿更是太子,说句不好听的话,将来若是皇上有个万一,妾也将是大唐的太后,妾会做什么损及皇上的事?若是皇上不信妾,妾向皇上保证,往后再不管朝事,再也不会管这些让皇上不高兴的事。”
武媚娘连连的保证,想让李治可以就此放下心,往后再也不会心存疑惑,不相信她。
李治对武媚娘最大的不信在哪里,李治比谁都更清楚,有些事要是细论起来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武媚娘,而是在于他,在于他想做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他的身体不适已经是事实,还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是无论如何都要寻一个人帮他。
可以细细的想想,武媚娘难道不是他一开始选择最合适的人,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又觉得武媚娘不是一个合适的人?
或许在武媚娘表现出来并不逊色的政治远见,又或者是在看着武媚娘的时候,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增加的危机感。
一些话,那些他从来不愿意去相信,也总不愿意去相信的话,随着那种危机感袭来,再一次让他想起那些话,因此,再也控制不住。
他的一些想法他以为自己藏得很好,实则不然,总有人将他的心思看得分明,因此更想千方百计的改变,以让自己得利。
上官仪是其中最积极的人,李治总听着上官仪提武媚娘参政的坏处,听得越多,到了后来不知不觉就认为那都有可能会发生。
可是废了武媚娘之后呢?废一个武媚娘,还会像废王氏一样简单吗?不,恰恰相反,难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