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是这么一个情况,李治是想说什么?
武媚娘道:“皇上给初儿三个月的时间,这个时候初儿自是要争分夺妙的,皇上知道初儿的性子,她自来就不是一个愿意认输的人。”
是的,没错,别看李初好像很好相处的样子,实则性子硬着,打定主意要做的事,谁都拉不回来。
李治道:“朕分明是想让她知难而退。这些日子她在宫里不是挺好的?”
李弘扎心地提醒道:“儿臣以为就算初儿留在宫里也不算怎么的好,上官大人都被气昏了。最近初儿顾着布料的事,没再同上官大人吵起来,这样反而更好。”
提到上官仪一事,因为男尊女卑的话题,上官仪和李初都快成水火不容了。
想到李初那张嘴,说得上官仪恨不得把李初的嘴堵上,偏偏一个是君一个是臣,想堵人,没办法堵。
李治轻咳一声掩饰尴尬,大唐的宰相,当先生的争不过弟子,最后只能气昏过去,怎么听起来那么让人觉得大唐的宰相没用呢?
“弘儿以为初儿能不能做好一件事?”李治还是问起李弘的想法,不过是想知道李弘对李初的了解,以及观李初的行事,李弘认为李初究竟能不能做成这件事?
“尚书有曰: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人乃足。初儿现在想做的事,做成之后利于百姓,想是能成的。”李弘引经据典地为李初现在做的事表示认同,李初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反之她既做了,必会想方设法做成。
李弘相信李初,比相信自己还要相信。再者观李初那如同走火入魔的钻研布料,再有宫中的人配合指点,肯定能成。
李治听着点了点头,看向武媚娘,“媚娘以为呢?”
“初儿才出宫臣妾便同初儿说过,若她手里没有银钱可以和臣妾要,臣妾可以支持她一二次,初儿却从未同臣妾要过,而是直奔皇上,得了银钱又同皇上立下赌约,皇上以为何故?”唾手可得没有压力的钱李初都不要,偏偏答应李治的交易,武媚娘想到李初的决定,眼中闪过笑意。
李治岂会不知李初何意,“明知不易更行之,初儿是把自己的后路断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武媚娘何尝不是这般认为,眼中闪过信任地道:“正是,能自己断自己后路,臣妾也觉得初儿一定会成功。”
李治摇了摇头,好像放弃和李初较真一般地道:“罢了罢了,若是成了倒也好,往后宫中的衣服尽都交给初儿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