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被骂了半宿,荀辑一上朝来,这想法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乖乖的,二话不说的就由着曹恒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反正取士没有作弊,都是论才而取。他是礼部尚书,管的科考之士,以后呢,只要曹恒依然这样公正的取人,他是完全没有意见。
杨修对于荀辑这样不要脸的变了风向,心知这里头一定是有内幕,再有内幕也不是去找他问的时候。
面对团团围住的人,杨修也只能用刚刚荀辑说的话来堵了他们,“名单诸位总会知道的,都不必急,不必急,晚一点就会张帖出去了。”
这两位都一副不肯多说的样子,其他的人,也没有多说的意思,只能给他们让路,最后等着结果出来吧。
三甲定下了,一群都不是第一次改卷的人,很快将之前已经过了数次,就等着定下结果的卷子翻了出来,将那些有料的人全都整理出来,名单与考卷都极快送到了曹恒的案前,曹恒尽数过了目,最后盖下了玉玺,命他们将名单张贴出去。
不出意料,这三甲一经公告,立刻引起了一片哗然,虽然说之前每次科考,考卷都会张贴出来,还有各大家的点评,证明录取的公正。
本来以为成绩公布了,也会跟之前差不多,他们没有想到,这一次的科考竟然跟从前不一样了,竟然还出了名次。
而状元郭涵,榜眼张昭,探花曹琼。
三甲其二,竟然是两位女郎给夺了,夺了啊!
震惊是必然的,随后赶紧去看了这三甲的考卷,文才是不用说的,那见地,还有批卷人在上面的写下的评论,说实话,评论比文章本身的内容更精彩,尤其这是第一次弄出三甲的排名,曹恒是把前两位的考卷给了满朝的文武都过了一手,评论多得几乎占据了后面那些取士之人加起来全部的数量。
以至于,哪怕很震惊,对于三甲之二叫两个女郎给夺了,他们是万万没有想到,依然还是认了!
不认也不行,那么多的名家点评,就算你是个不识货的人,看完这些点评之后也应该识货了。再表示不公,未必显得全无风度,又是那样无知。
很快,消息传入各家之内,各家纷纷为上榜的人一再道喜。
曹恒也沿用了曹盼先前取士设琼林宴的规矩,将这一届所得之士,全都叫到了琼林宴中。
让曹恒也没有想到的是,郭涵和张昭居然在琼林宴中看对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