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页

在法国,遍地欧美面孔的环境下,难得出现一张亚洲人的面庞都会让夏贻晚觉得分外亲切。

“这里这里!”女人生怕她看不见似的,疯狂挥动着手臂。

夏贻晚拖着两个大箱子,有些费劲地走到她跟前。

“累了吧?我先带你回公寓,其他的到那儿再说。”

巴黎街头不像国内,道路空荡荡的,打车也成了一件难事。夏贻晚裹着外套跟着接应的女人站在路旁,等待了将近三十分钟才终于来了车。

交流方安排的微型公寓位于巴黎近郊区的某个小庄园里,从机场过去的车程大概是四十分钟作用。一路上,女人给夏贻晚做了初步的行程介绍。

鉴于她突然改变的计划,语言方面的学习已经较于在巴黎的几人落后了一截,加上法语的学习难度极其之大,万般无奈下,波洛朗只好专门给夏贻晚安排了法语一对一教学课程,并且规定半个月内必须追赶上进度。

这儿并非夏贻晚需要熟悉融入的第一个新环境,可是在巴黎拥有的冷漠,不论是枫城或是南城都无法匹敌的。

因为能够参加波洛朗组织的专项交流学习的人,都是在国内时尚圈内取得过一番成就的人。抛开同窗这一层关系,他们是曾经的、现在的、还有未来的竞争者。

大家都将真正的创意藏着掖着,恨不得波洛朗只同自己传授心得。

一切都简单安顿好,夏贻晚终于打开了国内的社交软件。

她没有将巴黎的电话号码告诉任何一个人,微信等都一律换上了纯白色头像,

距离落地异国他乡,已经整整过去了三天,这还是夏贻晚第一次来处理微信消息。

一打开,因为接受了过多的消息,手机直接陷入了卡机状态,过了好一阵子才缓过神来。

几乎每个曾经同她关系亲密友好的人都发来不下十条消息,都在询问她为什么突然离开。

夏贻晚一直都很喜欢微信的隐私保密工作,即便她一条一条全都浏览完毕,对方也全然不知信息的已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