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是大堂之上,心有不甘李氏难免就“露”在了脸上。
管四儿小心翼翼的看着娘,她难过,管四儿就心碎,到底母子连心,如此他松开李氏的手,就对她安慰的笑笑,又抬头对唐九源说:“唐大人,能否让我这个苦主问一问?”
这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唐九源办案多年,也是头回遇到这样刚的女子,曾氏身上本有旧伤,今儿还上了大刑,他也是没办了,只得摆摆手合起卷宗,随管四儿了。
有人搬来一把座椅,管四儿慢慢走到曾氏面前,撩开下摆款款坐下。
曾氏虚弱,感觉到管四儿过来,便努力用剧痛的手指撑起自己的腰,她想维持一些仪态,却疼的找不到借力,就狼狈侧身软在地上。
管四儿看着这个算得上瘦弱的女人,心里只觉不可思议。
从前他在赵家受罪那会子,最爱躲着人去五房,家里的奴婢都说,五夫人是最仁善的,凡举有些错误随便哪一房都不好躲,若是在五房便没甚事儿。
他记的,小小的他就躲在树后,看着这位高贵夫人每天都起的很早,她守在庭前送自己五个孩子去家学,她会笑着帮他们整理衣衫,笑着检查他们的笔墨,偶尔还会从孩子的书袋里寻出一些虫儿,玩具,点心,她也不怪,就跟孩子们笑成一团儿。
她耐心十足,每次整理都会打开孩子们的衣摆,一层一层的“摸”索厚薄,天冷便命人加衣,天热便千叮万嘱孩子们不敢贪凉。
她总在笑,笑的就像个观音菩萨。
而小小的自己那时候也巴望过,若是,若是这也是自己的娘便好了。
可这哪儿是菩萨啊,这是一只披着袈裟的鬼!
因他不说话就默然坐着,曾氏到底没忍住,就顺着他的靴底缓缓往上,往上,最后便停在那张带着笑意的脸上。
他在笑?这小崽子为什么要笑?
管四儿的笑容令曾氏慌张,她不敢与他对视,便又迅速低下头。
如此管四儿噗哧便乐了,他终于说:“其实你也不必说了,爷我没兴趣听……”他觉着有些口渴,便对那边抄录口供的小吏道:“把你的水匀我一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