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页

有了悠悠的允许,现在可以拍摄了,节目组激动地围着悠悠,他们闲置了快两个月,每天只能拍拍风景,关于这档节目的主题,他们都是像一头雾水,心里一万次地感到这个节目要崩,但来都来了,不拍点实打实的东西,心里不甘。

悠悠找到柯耿,她记得导演向她介绍柯耿时的话,柯耿家里是做实业的,家里的大伯开了三个平价连锁超市,还打算继续扩张。

悠悠:“叔叔有任务了。”

柯耿:“我都闲了两个月,你终于想到我了。”

悠悠:“叔叔,如果给你上百头牛和很多牛奶制品的话,叔叔的家里可以消化的了吗?”

柯耿:“我家生意不大,得用三个月来消化,如果能长期供货,价格也合适的话,我可以联系大伯,能消化更多的牛肉。”

悠悠让柯耿帮忙找牛犊和养牛专家。

柯耿:“你想让他们养牛?”

悠悠点头,“这里地方大、风大、草大、干燥,可以养牛。等养的人多了就可以开一个小的牛奶制品零食厂。挣不了大钱,但比现在好。”

柯耿:“这里的环境气候确实适合养牛养羊。但你说养,他们就养的话,基层扶贫干部就不会那么愁了。”

悠悠:“我已经开发了五十个家庭,这五十个家庭听从安排,只要让他们赚钱,他们愿意干活。”

柯耿比导演和编剧机敏多了,他很快从五十这个数字里联想到彭月佳前些日子的任务,把悠悠大计划猜个差不多,由衷地给悠悠举大拇指,“悠悠,这事儿要是能成,你就帮五十个家庭脱贫了。”

悠悠:“做人胸怀要大,眼睛要放长,这才五十个家庭,咱们的目标不是这区区的五十个试验点。”

柯耿:“行,悠悠心有大业,我跟着你干了。”

悠悠:“不要说大话,说一万句不如干一件实事,你快去了联系人。”

买牛犊和请专家教养牛并不是一件难事,但非常的琐碎。悠悠一早让导演联系了基层扶贫干部跟着柯耿跑这些事情。

这五十个家庭是个开头,等整个村子的懒惰风气被外部强行扭转改变后,节目组来此地的目的达到了,悠悠也完成了她的大业,而买牛和卖牛的这些事情需要基层扶贫干部时刻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