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页

醉春烟 朵滢然 920 字 2022-10-16

“燕都市南城区对口扶贫咱榆西县,柳烟,你赶紧准备材料,我会第一时间帮你申报!”

通过申请和审核,十月下旬,三棵柳农场的智能温室被列为榆西县扶贫产业园的对口扶持项目。

立冬临近,树枝结了一层醒目的白霜。为了增温保湿,麦地覆膜工作提上日程。

外面冷风侵袭,连栋智能温室内,却是生机盎然、温暖如春。

忙完地里的活,柳烟每天傍晚总要回温室记录蔬菜生产数据。

先前的努力没有白费,水培小番茄苗长势喜人。

土培区的情况也很不错。经过培训,村民能够熟练地操作着智能喷灌系统,为蔬菜种苗浇水施肥。

温室一期工程占地约20亩,栽培近百万株小番茄种苗和一些市面上常见备受消费者欢迎的叶菜类蔬菜。

柳烟牵头做的无公害有机菜种植项目,解决了新星村本村及周边村庄五十多人的就业难题。

加上贺春生的农场,实实在在带动了本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拿新星村的王姐举例,她家本来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丈夫常年在沿海地区电子厂打工,王姐就和其他多数农村妇女一样,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学龄阶段的孩子。依靠十几亩薄田,不足以支撑全家六口人的开销,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最早农民基本是靠天吃饭,土壤状况不好,病虫害现象非常严重。

像王姐这样的家庭,种地所得、男人外出打工的总收入加在一块儿,一年到头仅够吃饱饭,没法添置改善生活的电器和用品,提高生活质量遥遥无期。

近些年情况稍有好转,贺春生回村之后流转了村民的土地,年底多发一份分红给大伙。

真正出现转机,来自于科技扶贫的力度持续加大,来自燕都农业大学与榆西县政府合作创建的扶贫产业园区的兴建。

聘任专家名单里,柳烟的导师樊教授赫然在列。

樊教授团队与燕都郊区一家生物制肥有限公司有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