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良娣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跟着新皇,被皇后和周家姐妹打压,跟着姑妈,不被新皇待见。她的路,从一开始就很窄,稍不注意,就两头难做人。
姑侄两个在昭阳宫相依为命,那头,新皇后和诸位嫔妃们也悄悄搬家了。孙皇后不肯搬走,新皇后只能搬到另外的宫殿,其余嫔妃们也各自有了宫殿。
新任周贵妃终于扬眉吐气,身上似乎有了她姑母当年的气质,唯一的差别就是,她姑母得宠,她不得宠,但这并不妨碍她翻身。
周贤妃似乎默认了将女儿半送给周贵妃的事实,每天只专心带儿子,有大公主在中间连着,周家姐妹两个似乎打成了某种平衡,放下了争端。
皇后见周家姐妹再次结盟,心里也不安了起来。孙皇后的话像刀子一样扎进她心里,不要以为你有嫡子就了不起,说废就废了。
皇后不能把周家姐妹怎么样,只能抬举别人,她甚至多次向皇帝建议,给孙良娣一个封号,缓和和孙家的关系。
新皇哪里还有工夫管这些事情,两军交战的不利后果一直传来,他已经焦头烂额。
张统领这个临时认命的指挥官,在韩世梁的猛烈攻击下,节节溃败。
此次两军交战,皇帝之前往西北派去的一批青年将领个个都表现出色,特别是陆二郎,打起仗来不仅不要命,还很懂得技巧。他以前就是街头混混,可不管那些道义上的事情,手段灵活,应变机敏,连斩对方几员将领。
张统领打不过,只能往回逃。他一逃,西北军顿时士气大振。
韩世梁每拿下一座城,五皇子命令军队就地补给,给西北筹措军粮的郑颂贤喘口气的机会。再让他想办法,他就只能扒地皮扯草根了。
军队这样一路胶着,很快就到了京城。新皇立刻增派人员,要求务必保住京城。
等真正兵临城下,皇帝再次坐在龙辇上,到了城门口,让逆子前来觐见。
这面相,这身形,这说话的口气,和皇帝一模一样,许多老臣一眼就认了出来,顿时痛哭流涕,要开城门迎接陛下。
那些已经得了势的人如何肯答应,又说这是假皇帝,是宣王的计谋,不能上当。
新皇帝态度坚定,只给宣王下了旨意,交出大行皇帝遗体,既往不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