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挺羡慕郑颂贤的,可以头悬梁锥刺股读书,可以奋力一搏,父母妻儿甚至岳父母乃至整个皇族,都很喜欢他,等明年春闱他再中个进士,人生真是圆满了。
五皇子知道五叔一家子不掺和皇族斗争,和郑颂贤聊天时也不藏拙。他头一次感觉到这样畅快,可以敞开了和人谈论学问,谈论君子之道,讨论治国之道。当然,郑颂贤没做官,在治国之道上的见解还不够深刻,但他是解元,是国子监最优秀的一批学生,自然有可取之处,五皇子和他说的也很投机。
刘文谦见这个侄子淡泊的很,没有野心,没有生母扶持,妻族也不出彩,也乐意和他来往。
有了正经差事,也有了爵位,五皇子感觉自己的人生已经很满意了。至于皇位什么的,谁爱争谁争去吧。
第89章 得麟儿赈灾之功
刘悦薇的日子波澜不惊地往前走, 没过多久,忽然收到老家来的信。
信上主要说了两件事情,一是郑颂仁考上了举人, 虽然名次比较落后, 好歹也算是中了。
郑颂仁中了举人,郑太太也不厚此薄彼,在家里也备了几桌酒席,把相熟的亲朋都请过来庆贺了一番。
中了举人之后,郑颂仁不好再继续去衙门做小吏了。他知道自己想考进士太难了, 索性自己也开了家学堂,招收一些学生。虽然钱少了, 但郑家现在需要的是提高门楣, 不是多挣钱。
刘悦薇自从金缕阁和年月楼火了之后, 再没要过郑家一两银子。不仅如此, 她还买了两个小铺面,在离京城比较远的地方又买了个五百亩的田庄。
郑颂贤听说大哥中了举人也很高兴, 郑家父子四个有三个举人,明年春闱,他一定要有所斩获,不能让人家说郑家是举人窝, 却出不了个进士。
郑老爷还在信中叮嘱儿子,用心读书, 孝敬长辈,莫谈国事。远在青州的郑老爷都知道了皇子们之间的斗争,暗示儿子要远离纷争。
不消郑老爷吩咐, 郑颂贤自然知道。如今除了偶尔和五皇子说几句话, 其余时候他也见不到其他皇子, 皇子们也不会花费精力来和一个小小的举人拉关系。
刘悦薇听郑颂贤读完信,和他商议,“三哥,大哥中了举人,咱们也回不去,不如今年的年礼早些送回去,多加些东西,一则贺大哥中举人,二则告诉爹娘放心,妹妹在这里很好。”
郑颂贤点头,“娘子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刘悦薇知道他近来读书越发用工,眼瞅着明年又要春闱了,他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家里的事情只和他商议,具体怎么做她从来不烦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