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页

魏氏道,“走不了就算了,你公婆都是明事理的人。再说了,贤哥儿去考试,你跟着也帮不上忙,留在家里把孩子养好,等他回来时,说不定都出怀了。青州那边让贤哥儿回去看看,我和你爹还有东西要捎回去呢。”

刘悦薇问,“娘,您有没有想过把舅舅一家子弄过来?”

魏氏神秘一笑,“暂时不用,咱们家的绸缎庄如今给了你舅舅。你公爹给你爹来信,咱们家盐引那一块,如今也交给你二表兄做了。”

刘悦妍眼睛一亮,“娘,那好哇,舅舅家这样就能起来了。等侄儿们长大了,好生读书,多花些功夫,过个两三代,总能改换门庭。”

魏氏做了诚亲王妃,太后的亲儿媳妇,魏家在青州瞬间水涨船高。

郑老爷原来只是个七品推官,青州新来知府上任后,发现青州千疮百孔,原来的官员跑的跑、死的死,也就郑老爷稍微有个品级,把许多事情都压在了郑老爷身上,郑老爷忙得不可开交。柳巡抚上奏朝廷时,略微提了两句此人,没过多久,郑老爷就被封为六品的同知。一个举人,能做到这份上,已经算是极致了,这中间多少还沾了点裙带关系。

魏家和郑家,在青州一跃成为屈指可数的富贵人家。

郑老爷只管做官,魏家只管经商。魏家接下了刘文谦的担子,魏舅父肯定担不了这么大的责任,但魏二郎是刘文谦培养出来的,一个人同时管着绸缎庄和盐铺子都不是问题。

郑老爷和魏家这也算连着亲,他知道魏家新起来,肯定会有人打主意,百般忙碌之余,分出一只眼睛盯着,谁要是敢胡来,他就治谁。魏家人也知道,在女婿眼中,这位义兄可是非常有分量的,郑老爷说什么,他们也不敢不从。

有郑老爷看护,刘文谦放心的很。

娘儿几个絮絮叨叨说了许多话后,魏氏带着刘悦妍走了。

夜里,郑颂贤一进二门,只见丫头婆子们都看着他窃笑,心里奇怪。

他悄悄问刘悦薇,“娘子,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大家都鬼祟的很。”

刘悦薇笑,“先吃饭吧,今儿我娘和我姐姐来了,还给我送钱了。”

郑颂贤有些不好意思,“总是让母妃给我们钱。”

刘悦薇如往常一样吃饭,只是吃的都是清淡的东西,“母妃说了,元宝还小呢,她手里钱留着也无用,不如先贴补我们。等以后元宝大了,你们做姐夫的,可要多帮衬。”

郑颂贤拿起筷子,先给她夹了一筷子新鲜的小黄瓜,“那是自然的,再过两天,咱们就要出发了。咱们先去大哥那里,等我考完了,我们一起回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