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悦薇认真回答,“伯娘,我投进去四百多两银子,现在除了工钱和进货的钱,回了快有一半的本钱了。”
郑太太点头,“真不错,比我们强多了。我活了几十年,还没挣过一两银子呢。”
魏氏笑,“她们小孩子家闹着玩,嫂子别嫌她们闹腾就好。这些日子我也不敢让她出门,都是彩凤那丫头在管。”
郑太太知道汪彩凤,但她今日是来说婚事的,就不提汪彩凤,只对刘悦薇说道,“你带你妹妹先回去,我和你娘说说话。”
魏氏也点头,刘悦薇只好带着刘悦蓁走了。
路上,刘悦蓁问,“二姐姐,伯娘来说什么大事,还要把我们打发走。”
刘悦薇摇头,“我也不晓得,等伯娘走了,娘会告诉我们的。”
正院那边,郑太太笑着问魏氏,“弟妹,我今日来,是为了两个孩子的婚事,我想提前让薇丫头进门,弟妹看可行?弟妹放心,就是把人娶回去,暂时不圆房,等薇丫头满了十六岁再说。”
魏氏听傻了,“嫂子,怎么忽然有了这个想头?”
郑太太叹了口气,“弟妹,这回因着冯姑娘的事儿,我们老三病了一场,老大丢了差事,你大哥如今在衙门里也难做人。不是我做娘的夸自己的孩子,我们老三才十五岁就中了府试案首,是有些打眼,明年他要是再过了院试,十六岁的秀才在青州也少见了。我想赶紧让两个孩子凑成堆,省得再有人打主意,要是再来一回,咱们如何能受的住。”
魏氏沉默了,她自然是舍不得女儿早点出嫁的。可这回冯姑娘闹事,郑家一家子做的有情有义,任谁都挑不出半个不好的字来。
郑太太安慰她,“弟妹,说是娶回去,不过是换了个地方住罢了。咱们离得近,几步路的工夫薇丫头就能回来了。等成了亲,老三就是你名正言顺的女婿了,也不用再整日客气,更不用担心外头人闲言碎语。我实在是听够了那些碎嘴子的闲话,我知道弟妹跟我一样不喜人家说咱们两家的门第什么的。以前吧,我还觉得八品官好歹在青州还算可以的,这回我才知道,八品官真是屁都不如。咱们两家,又有情谊,门第也相当,弟妹放心,薇丫头进门了,我定会如以前一样对她的,不说捧到手心里,至少不会给她立规矩,更不会去管她们房里的事情。”
魏氏见郑太太解释了一箩筐话,连忙道,“嫂子,我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等我家官人回来了,问问他的意思。嫂子也晓得,因着我们头先只有几个丫头,我家官人跟人家不一样,并未轻贱女儿,只把几个丫头当宝,这种大事儿,非得问过了他的意思才行。”
郑太太笑,“我知道,自然要问过刘兄弟的意思。要是你们都不反对,我就着手准备办婚事了。”
魏氏羡慕地看向郑太太,“嫂子家里人越来越多,我家里人越来越少了。”
郑太太连忙安慰她,“弟妹,老三成了你女婿,只会来的更多的。妍丫头离的也不远,等几个女儿都带着女婿上门,弟妹家里也是一样的热热闹闹。等过几年元宝大了,娶了媳妇,弟妹家里又是一窝子后人。”
魏氏笑,“还是嫂子会说话,贤哥儿这几日怎么样了?我听说大侄儿也回家了,这真是,造反都没有这么严重的惩罚,就差株连九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