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也道:“也别给我破费了。这还没出孝期呢,左一身右一身儿像什么话?我也就是新鲜这一会儿。”刘氏忍不住又摸了摸这料子:“这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巧手才能织出来这带暗纹的布来?咱们村里手最巧的媳妇也做不到。”
宋柏闻言却是一愣:“娘是说,咱们村里人会织布?”
这回换刘氏奇了:“织布还不容易?……这边儿的人不会?”
这确确实实是地域的差距了。兴安县位处北方,粮作物一年一熟,手工业以制陶、冶铁为主;丰水县位处南方,粮作物两年三熟,手工业则以棉、布、丝为主。
因为各地情况不同,税收规则也不同。南方有些人家地少交不上粮食的,搓麻绳、纺线、织布也是可抵税的。当然,也不仅仅是抵税,麻绳、棉线、麻布、棉布都是可以拿去换钱的。因而,南方历来是更富庶一些。
“所以咱们那儿的大姑娘小媳妇,谁不会上手织两下?”刘氏道:“就是村里穷,买不起织布机……况且咱们村也不是那地少的村儿,家里头地还侍弄不完呢,谁有工夫折腾织布去?一台织布机也不少钱呢!我在夫子家伺候的时候,家中倒有两台织布机,跟着夫人也学过。”
想想也是唏嘘,当年夫子家都没宋家有钱,一转眼自己这个小丫鬟,也成了老夫人了。刘氏心中感叹不已。
宋柏更加惊讶:“谁逗会上手织?”为什么在南方这么普遍的手艺,却没传到北方来??
“织有什么难的?”刘氏道:“不就横着咣当两下,再竖着拉一下?傻子看两眼就也会了。不过那织布机倒是比较难摆弄,接线是个麻烦事儿,会的人倒不多。也是因为这个,村里没什么人买织布机,会给织布机接线算是个手艺了,不外传的。”
这倒说的通了。宋柏问道:“那娘会不会给织布机接线?”
“这我倒是和夫人学过。”刘氏如今想来还有些得意:“当年家里两台织布机,夫人一台,还有一台就是我的。虽然说不上三日断五匹吧,一日一匹我还是织得出来的。夫子教书虽然有束脩,但他生性善良,喜欢补贴学生。当初你们爹就没少受夫子的恩惠,要不是女眷在家里织布补贴,日子也不能过得那么轻松。唉,就是年头久了,我怕手生了。”
不过回想起来,这织布确实也是盛行在城里人家之中,村里确实不多见。毕竟织布、刺绣,比起干农活儿算是轻松许多了,村里人的经济能力还不足以支撑他们以织布谋生。
刘氏回忆完,才想到问宋柏:“你问这些做什么?可是有什么打算?”
宋柏心中别提多高兴了:这不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吗?我原本也没想这么快就开展布匹生意,梅家非要上门来撩拨。一转头,丈母娘竟然还会织布!
“小慕,你之前不是和我说想自己做点儿生意?”宋柏心里盘算了一回:“你觉得,布匹生意如何?”
第76章 人离乡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