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迩一脸的不耐烦,指着一件骨雕酒杯说道。
“这种象牙雕,您的给个三百。”摊主一看,说道。
“你家象牙是黑黄黑黄的?别以为我不知道这是黄牛角。一百块我拿走,别说你收的时候超过一百了,我不信。”
“成成,一百就一百。”
摊主也知道刚才错的不地道,况且这东西,应该是黄牛角,那东西不值钱。
“老板,你就这几样东西?”徐迩看了看对方一凳子旁边的旅行包,问道。
摊主连忙将包打开,“还有还有,都是特别好的,您看着来。”
什么都是特别好的,不过是摊主怕东西卖了了,摊子看着难看,留的备用而已,全都是一眼假的东西。
当然,里面其实还有一件东西非常不错的,只不过他不知道罢了。
徐迩一脸嫌弃的挑挑拣拣,然后好像是费了好大劲儿一样,随意的拿起一个脏兮兮的小乌龟,晃了晃。
“这是金混铜的吧?多少钱,仿得不错,挺像那么回事儿的。”徐迩面上不显,心里确实已经乐开花了。
摊主一看,是那个自己收上来的小金龟,但是上面带着一层污渍,根本擦不掉,要不然这样一个小金龟,也是非常值钱的。
“哥们好眼力,这是正经的明代金龟,金龟婿你知道吧?这就是那个金龟。”摊主一张嘴就给小金龟安排了一个非常高大山的出身,显然不认识徐迩。
事实上,旁边有认识徐迩的,已经凑在一起打算看好戏了。
徐迩,小徐先生,东台路有点能力的包袱斋和店主都认识他,杂项大家张老的半个徒弟,在东台路没上捡漏,手里有着元青花的高手。
事实上,现如今徐迩几乎都不敢在东台路买东西了,因为知道是他在摊上看了看的,摊上的东西全都会涨价。
虽然不知道具体是哪个,但是小徐先生看过的,肯定是好东西。
“别扯淡了,这金龟也就唐朝的时候有,明代的时候可没有。唐代的东西能保存到现在吗?早就让人融了变成金镯子了,看在你这材料的份上,一百块钱吧。”
徐迩现在可不是刚刚离开村子的傻小子了,说起假话也是顺溜。
“这,兄弟,既然你也是懂行的,那就这样,一百八,你也知道这是金子的,我当初收的时候就不止一百。”摊主一听,知道是遇到行家了,于是连忙改了口。
“一百二,给你个辛苦费。”说着,徐迩就看是掏钱,两张一百,和两张十元钱,递给了摊主。
摊主收了钱,一算,得,今天的饭钱是出来了,于是很开心的送走了徐迩。
所谓的金龟婿,与唐代官员的佩饰有关。
唐初规定,内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鱼符、鱼袋。鱼符以不同材质制成,“亲王以金,庶官以铜,皆题其位、姓名。”